漂流蛙-发现好工作
北京 2023-11-07 00:00:00 评分

4434 “敲竹杠”是敲诈勒索的代名词,这个说法是怎么来的呢?

“敲竹杠”比喻利用别人的弱点或把柄来索取财物。如清代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七回:“兄弟敲竹杠,也算会敲的了,难道这里头还有竹杠不成?”鲁迅《书信集·致郑振铎》:“《木刻纪程》是用原木版印的,因为版面不平,被印刷厂大大敲竹杠,上当不浅。”


关于“敲竹杠”说法的来历颇多。一说清朝末年,鸦片走私屡禁不止。很多不法商贩为了牟取暴利,采取各种手段逃避检查。其中一种方法便是将鸦片藏在撑船用的竹篙内。这种方法颇为高明,常常让那些得到可靠情报的官方侦缉人员扑空。有一次,一艘商船停靠浙江绍兴码头,当地负责检查的官员上船检查,并没有发现其他物品。但这时候师爷走过去,漫不经心地敲了竹篙两下。周围的人都没有在意,唯独老板吓得魂不附体,急忙将这位师爷请到船后,贿赂了大量金银。


另说认为,这与四川地区的一种滑杆有关。四川属于丘陵地貌,多山。有钱人上山不方便,就乘坐一种叫滑杆的交通工具。滑杆类似于轿子,主要由两根长竹杠组成,更为轻捷。很多抬滑杆的收入很低,走到半山腰就敲着滑杠,要求加工钱,否则就不抬人,乘坐滑杆的只好加钱。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竹杠是一种储钱的工具。清朝末年,有很多做小买卖的商贩和店主。市场上小额的交易也是以铜钱为主,店家收钱后就丢到用竹杠做成的钱筒里。当时上海城里有家店铺,老板很不老实,陌生顾客进门,往往随意提价。每当伙计在接待顾客时,店主就敲竹杠一下,暗示提价宰客。


虽然“敲竹杠”的来历说法不一,但都表达了敲诈勒索的含义。


赞同·0
再接再厉·0
公考常识5000题
1.0
关注
公务员考试的常识部分,是考公最让人头疼的部分之一。常识分数不高,但是范围极广,涵盖了政治、法律、经济、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的知识,导致复习效率极低。 本模块整理了最可能考到的常识问题,每个问题短小简练,适宜利用碎片时间复习,建立初步的印象,用最高效的方式来准备常识部分。
相关工作感受
热门工作感受
北京 2023-11-07 评分

4432 “天高皇帝远”是怎么来的,最早说这话的人住的地方真的离皇帝很远吗?

“天高皇帝远”原来指偏僻的地方,后来借指地方机构不听上级领导机关的指挥,阳奉阴违或玩忽职守。这句话最早出自明代黄溥《闲中今古录》:“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7 评分

4433 “敲门砖”一词是怎么来的?

“敲门砖”是指敲门的砖头,门一旦打开,就弃之不用。比喻只是用来达到目的或追求名利的工具。那么这句话出自何处,古代真有这种专门用来敲门的砖头吗? 敲门砖语出自明代西湖居士《春...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7 评分

4435 人们为什么用“坐蜡”一词表示陷入困境?

“坐蜡”是我国北方方言,有两层含义:一是受到斥责、批评,二是指陷入困境。这个词语最初源自佛教习俗“坐腊”。 “坐蜡”又称“安居”、“结夏”、“坐腊”。根据佛家的戒律,众僧应...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7 评分

4436 俗话说“人吃五谷杂粮”,其中的“五谷”具体指哪几种农作物?

“五谷”是粮食作物的总称。俗话说“人吃五谷杂粮”为生,那些整日享乐,不知民间疾苦的纨绔子弟被讽刺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那么,“五谷”具体指哪五种粮食作物呢? 早期人类种...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7 评分

4437 古代皇帝十分重视农业,春耕之前,要行一种“籍田”礼,这种礼的具体内容是怎么样的?

“籍田”是我国古代社会一种礼仪,属天子之礼。天子通过此礼诏告天下重视农业,祈愿风调云顺。那么什么叫“籍田”,典礼的具体内容如何? 据《诗经·周颂·载芟》:“载芟,春籍田而祈...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