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葬礼上,亲属都要披麻戴孝为死者送殡。披麻戴孝的丧葬队伍浩浩荡荡,哭声抢天动地,纸钱漫天飞舞。这个习俗是因何而来呢?
说起披麻戴孝,还要从魏晋时期的丧葬五服说起。五服从重到轻分别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按照五服制度规定,血缘关系越近,所穿丧服越重。丧服轻重不同,所制丧服材质、样式、穿着时间又有所不同。
所谓的披麻戴孝,通常指的是披麻布服,头戴白孝,垂到腰间。有关披麻戴孝的由来,民间还有这样一段传说。远古时期的人们不实行土葬,也不实行火葬,而是将死去的亲人当成食物吃。据说,此时的人类还没有完全进化好,仍留有一条尾巴。人活到五十岁的时候,尾巴渐渐变黄枯萎,最后脱落,人的生命也随之结束。家里人会在老人尾巴脱落之前,将他杀掉,然后煮了吃。
话说有一个老人,到了60岁尾巴还没有枯萎的迹象。家人有些着急,都在议论他何时死去。老人听到了他们的对话,心里很不是滋味,转念一想,祖祖辈辈都是这么过来的,我自然也难逃厄运。摸着自己的尾巴,老人默默流泪。天快亮的时候,老人发现自己的尾巴开始变黄了。他感到很恐慌,便偷偷地溜进了大山里。
早晨起来家人发现老人不见了,便抱怨到嘴的肉飞走了。众人不甘心,纷纷寻找。几日过去了,还是不见老人踪影。后来,有人在山洞里发现了老人尸体。家人听说后,顶着麻袋冒着瓢泼大雨赶到山洞,看着已经发霉的尸体,顿时哭声四起。邻人是哭老人的死相凄惨,家人是哭不能吃老人的肉。在邻人的帮助下,家人将老人的尸体装入木匣中埋进了土里。
此后,看到老人尸体的人们再也不吃老人肉了。当亲人死去时,亲属们边学着当初那家人的样子披起了麻袋,用棺木装盛亲人尸体入土下葬。渐渐地,民间便形成了葬礼披麻戴孝的习俗。
如今,城市中通常以胸前佩戴白花,手臂上缠黑纱来代替传统的披麻戴孝。但是在有些地方,披麻戴孝的习俗仍然延续着。
4408 亲属为死者披麻戴孝是中国葬礼的一大特色,这个习俗是怎么来的?
在中国传统葬礼上,亲属都要披麻戴孝为死者送殡。披麻戴孝的丧葬队伍浩浩荡荡,哭声抢天动地,纸钱漫天飞舞。这个习俗是因何而来呢?
说起披麻戴孝,还要从魏晋时期的丧葬五服说起。五服从重到轻分别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按照五服制度规定,血缘关系越近,所穿丧服越重。丧服轻重不同,所制丧服材质、样式、穿着时间又有所不同。
所谓的披麻戴孝,通常指的是披麻布服,头戴白孝,垂到腰间。有关披麻戴孝的由来,民间还有这样一段传说。远古时期的人们不实行土葬,也不实行火葬,而是将死去的亲人当成食物吃。据说,此时的人类还没有完全进化好,仍留有一条尾巴。人活到五十岁的时候,尾巴渐渐变黄枯萎,最后脱落,人的生命也随之结束。家里人会在老人尾巴脱落之前,将他杀掉,然后煮了吃。
话说有一个老人,到了60岁尾巴还没有枯萎的迹象。家人有些着急,都在议论他何时死去。老人听到了他们的对话,心里很不是滋味,转念一想,祖祖辈辈都是这么过来的,我自然也难逃厄运。摸着自己的尾巴,老人默默流泪。天快亮的时候,老人发现自己的尾巴开始变黄了。他感到很恐慌,便偷偷地溜进了大山里。
早晨起来家人发现老人不见了,便抱怨到嘴的肉飞走了。众人不甘心,纷纷寻找。几日过去了,还是不见老人踪影。后来,有人在山洞里发现了老人尸体。家人听说后,顶着麻袋冒着瓢泼大雨赶到山洞,看着已经发霉的尸体,顿时哭声四起。邻人是哭老人的死相凄惨,家人是哭不能吃老人的肉。在邻人的帮助下,家人将老人的尸体装入木匣中埋进了土里。
此后,看到老人尸体的人们再也不吃老人肉了。当亲人死去时,亲属们边学着当初那家人的样子披起了麻袋,用棺木装盛亲人尸体入土下葬。渐渐地,民间便形成了葬礼披麻戴孝的习俗。
如今,城市中通常以胸前佩戴白花,手臂上缠黑纱来代替传统的披麻戴孝。但是在有些地方,披麻戴孝的习俗仍然延续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