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流蛙-发现好工作
北京 2023-11-07 00:00:00 评分

4407 家属为什么要给去世的亲人烧纸钱,如此“送钱”亡人能收到吗,这个习俗起于何时?

民间有“烧七”的习俗。意思是说,在死者下葬后的四十九天内,每隔七天,亲人们便要到坟前烧纸送钱,这样才能保证死者有足够的钱花,平安地到达地府。给亡者烧纸钱,亡人真的能收到吗?这个习俗又是源于何时呢?


相传,东汉蔡伦改良了造纸术后,不仅自己成了名人,家境富裕起来。他还将这门技术教给了哥嫂,希望他们也能发家致富。然而,心性急躁的蔡莫(蔡伦哥哥)刚学到了皮毛,便迫不及待地开店做生意了。当时,人们对纸的重视不够,加之蔡莫的纸张粗制滥造,所以,店里生意十分冷清。


望着已经积压的纸张,蔡莫夫妻俩终日茶饭不思。一天夜里,正在熟睡的左邻右舍听到蔡莫家传出哭声,纷纷赶过来一探究竟。刚一进门,就看到大堂之上放着一口棺材,蔡莫跪在棺材前,泪如雨下。蔡莫一边哭一边往火盆里放纸。邻人上前询问方知,慧娘(蔡妻)突染急病,刚刚离世。


众人听了,都感叹不已,劝蔡莫节哀。就在这时,木棺中发出咚咚响声,还在迷梦中的邻人顿时睡意全无。只听棺内有人说道:“相公,给我开门,我回来了。”蔡莫早已吓得魂不守舍,哪里敢近前丝毫。“相公,真的是我,你开门我再与你细说。”棺材里又传出话来。在邻人的帮助下,蔡莫颤抖着打开棺木。慧娘容光焕发地走了出来。


在鬼门关绕了一圈的慧娘说道:“我本来已经到了地府,阎王要我受苦赎罪。我被押往刑场的路上,小鬼接到阎王令放我回人间。询问了才知道,原来相公送了阎王很多金银财宝。”蔡莫惊诧道“:我未曾见过阎王,如何给阎王送财宝了?”慧娘说:“你所烧的纸,就是阴间钱财。阎王看你送了那么多,才如此开恩的。”


众人一听,纷纷抢着买蔡莫家的纸,准备在鬼节焚烧,以求死去的亲人起死回生。一时之间,蔡莫家的纸供不应求。原来,这是蔡莫和慧娘演的一出戏,并非真的转世还阳。后来,民间便流行起了烧纸钱的习俗。


有观点认为,为死者烧纸送钱,送盘缠,是源自佛家、道教的生死轮回说。人们相信,人死后,有灵魂存在。为了让死去的亲人能在阴间少遭些罪,心诚的人们烧纸钱给他们,希望他们在另一个世界能过上好日子。


烧纸送钱亡者自然不会收到。但是人们宁愿通过这种方式缓解对亲人的相思之苦,并借助这种方式继续尽着世间没有完成的孝道,聊以自慰。


赞同·0
再接再厉·0
公考常识5000题
1.0
关注
公务员考试的常识部分,是考公最让人头疼的部分之一。常识分数不高,但是范围极广,涵盖了政治、法律、经济、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的知识,导致复习效率极低。 本模块整理了最可能考到的常识问题,每个问题短小简练,适宜利用碎片时间复习,建立初步的印象,用最高效的方式来准备常识部分。
相关工作感受
热门工作感受
北京 2023-11-07 评分

4405 古人送别时,多会折柳枝,“折柳”有何寓意,这个习俗起于什么时候?

李白有诗云“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哀婉的思乡之情被“闻折柳”一语道破。折柳是人们寄托相思之苦的一种意象。在古代,人们送别,除了肠...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7 评分

4406 有些地方药罐子只能借,不能还,这个习俗有什么讲究?

在山西晋南一带,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药罐子只能借,不能还。药罐子的主人家明知道有借无还,非但不会生气,还会很高兴地把药罐子借出去。俗话说:“好借好还,再借不难。”为什么晋南...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7 评分

4408 亲属为死者披麻戴孝是中国葬礼的一大特色,这个习俗是怎么来的?

在中国传统葬礼上,亲属都要披麻戴孝为死者送殡。披麻戴孝的丧葬队伍浩浩荡荡,哭声抢天动地,纸钱漫天飞舞。这个习俗是因何而来呢? 说起披麻戴孝,还要从魏晋时期的丧葬五服说起。五...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7 评分

4409 何谓“歃血为盟”,古人在盟誓的时候为什么要歃血呢?

“歃血为盟”是古代盟誓的一种方式。歃,形声字。从欠,杀声;从“欠”表示与口、出气有关。本义为“饮,微吸”。歃血,在嘴唇上涂上牺牲的血。歃会,指订立盟约的大会;歃辞,指各方订...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7 评分

4410 古人建房屋,选墓地,都要请人“看风水”,这是怎么回事?

古人建房屋,选墓地,都要请人“看风水”。“风水”这个词来源于郭璞《葬经》中所云“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即与地脉、地形有关的“生气”...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