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流蛙-发现好工作
北京 2023-11-06 00:00:00 评分

4371 皇帝的女儿称“公主”,这个称谓是怎么来的呢?

其实,公主这一称呼最早并不是皇帝女儿的专称。早在周朝时,周天子的女儿称为王姬。而公主这一称谓,则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公羊传》中说,周天子嫁女儿自己不作为主婚人,而是请和自己同姓的诸侯代为主持,“主”指的是主持的意思,而“公”则指的是主持婚礼的诸侯,“公主”也就是由诸侯主持婚礼。后来,天子和诸侯的女儿也就称为“公主”了。


“公主”一称为皇帝女儿专利始于西汉。据《汉书》记载,因为主婚的是诸侯,皇帝的女儿便叫公主;而诸侯女儿的婚礼由父亲主持,父亲又叫“翁”,所以,诸侯的女儿就叫翁主,也叫王主。


西汉时期,皇帝的姐姐的地位也是十分尊崇的,比如,汉景帝的姐姐就被呼为“长公主”,汉武帝即位后,她又被呼为“太长公主”。汉代公主都有封邑,且由皇帝赐给上等的豪华宅第,有的还拥有大片的园林。皇帝还允许她们在自家的府里设置官吏,称之为家令、家丞等。皇帝对公主赏赐丰厚,她们中的许多人都拥有大量的土地财富,富奢堪比王侯。


历朝历代,公主一称也多有变化。隋唐时期,宫中的等级划分更加明确,皇帝的姐姐,先皇的姐妹,以及皇帝的女儿被称为公主,而皇太子和诸王的女儿则不得以公主自称。太子之女为郡主,诸王之女为县主。宋朝一度推翻了公主的叫法,用帝姬、宗姬称呼皇室女儿。明朝又改回隋唐旧制。


清军入关前,皇帝的女儿称格格。崇德元年,皇帝的女儿才改叫公主。清朝时皇后生的女儿叫“固伦公主”,表至尊一国,而嫔妃所生称“和硕公主”,表重尊一方。


赞同·0
再接再厉·0
公考常识5000题
1.0
关注
公务员考试的常识部分,是考公最让人头疼的部分之一。常识分数不高,但是范围极广,涵盖了政治、法律、经济、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的知识,导致复习效率极低。 本模块整理了最可能考到的常识问题,每个问题短小简练,适宜利用碎片时间复习,建立初步的印象,用最高效的方式来准备常识部分。
相关工作感受
热门工作感受
北京 2023-11-06 评分

4369 为了表示对皇帝的尊敬,大臣们称其“陛下”,为什么会用这个称谓呢?

古代皇帝的称谓很多,皇帝自称为“寡人”、“朕”,嫔妃大臣称“皇上”、“万岁爷”等。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这些称谓都含有尊崇敬畏、祈福祝愿的意思。但是大臣叫皇帝为“陛下”,这是...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6 评分

4370 殿下这个称呼怎么来的?

皇太子通常被称为殿下,意为比陛下的地位稍低。那么自古殿下就是皇太子的专有名词吗?和陛下一样,殿下最初也不是指人,古时的建筑中,宫最大,殿其次,陛下指的是皇帝龙椅前的台阶,殿...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6 评分

4372 为什么把公主的丈夫称为“驸马”,除了这个称谓,公主的丈夫还有别的叫法吗?

最早,“驸马”一词并不是指皇帝的女婿。据《汉书》记载,“驸马”是一种官职,全名为驸马都尉,主要负责掌管御用的副车,实名为“副马都尉”,是汉武帝时期设立的。起初,担任这一职务...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6 评分

4373 人们为何把知识分子称为“老九”呢?

在中国古代,有着比较严格的等级制度。春秋战国,宗法制度下的贵族统治被消灭。汉武帝独尊儒术,文人士子的社会地位空前提高,文化世家几乎代代出任高官。隋唐以后,采用科举制度选拔官...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6 评分

4374 人们为什么把主持活动、招待他人的一方称为“东道主”?

东道主一词出自《左传》。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重耳,早年因为骊姬之难在外流亡了19年,期间受到过赵国、楚国等的帮助,最后由秦国相助返回晋国当上国君。但是在他流亡期间,途径郑国...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