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流蛙-发现好工作
北京 2023-11-05 00:00:00 评分

4279 祭祀孔子是中国文化中的大事,第一位祭孔的皇帝是谁呢?

开创中国2000多年的祭祀孔子传统的皇帝,乃是汉高祖刘邦。


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淮南王英布叛乱,刘邦亲征平叛。胜利后的当年十月,刘邦回朝途中路过故乡沛县。据说家乡人对于这位布衣皇帝非常崇敬,热情欢迎了他,已经处于晚年的刘邦触景伤情,异常感动,便停留下来与乡亲父老共宴。之后,在十一月,他又突然临时改变行程,率人一路来到鲁城(今山东曲阜),用最隆重的祭祀礼太牢祭祀孔子,并封孔子九世孙孔腾为奉祀君,从而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祭祀孔子的皇帝。


刘邦为什么突然决定祭祀孔子,史料并无记载。其实,早些时候的刘邦因为自己没多少文化,并不尊崇儒家学说,并且厌恶儒臣与儒生。他刚开始当皇帝时,大臣多是打天下的武臣,上朝时乱糟糟的一团,没有体统,甚至有人挥剑剁殿柱。儒臣叔孙通从曲阜征召了30名儒家学者,共同拟订了一套体现皇权至上的礼仪。施行后,秩序井然,大臣毕恭毕敬,刘邦说这才体会到了当皇帝的滋味儿,于是开始重视儒学,终至晚年拜祭孔子,成为第一个祭孔的皇帝。


赞同·0
再接再厉·0
公考常识5000题
1.0
关注
公务员考试的常识部分,是考公最让人头疼的部分之一。常识分数不高,但是范围极广,涵盖了政治、法律、经济、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的知识,导致复习效率极低。 本模块整理了最可能考到的常识问题,每个问题短小简练,适宜利用碎片时间复习,建立初步的印象,用最高效的方式来准备常识部分。
相关工作感受
热门工作感受
北京 2023-11-05 评分

4277 什么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个说法反映了中国人怎样的思想观念?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俗语,自古以来一直被中国人奉为圭臬,那么,它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呢?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原出自《孟子·离娄上》。关于其具体的意思,《十三经注疏》解...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5 评分

4278 为正义事业献出生命叫“牺牲”,两个字为何都带“牛”字,其本义指什么?

当我们听到有人说“××牺牲了”,我们会得出两个结论:这个人死了;这人肯定是因正义而死的。因为牺牲这个词不仅传递死亡的信息,还传递出人们对其死亡的态度。那么,为什么人们将为正...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5 评分

4280 孔子生前蹉跎死后荣光,许多皇帝都追封于他,孔子获得过哪些封号?

孔子逝世于公元前479年,鲁哀公亲制诔文悼念孔子。诔文中称孔子为“尼父”,“尼父”又称“尼甫”,是一种有别于封号的尊称。 孔子有封号始于公元元年,汉平帝刘衍追封孔子为公爵,...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5 评分

4281 最早的孔子庙立于何时,最早的国立孔庙出现在何时,为什么称文庙?

最早的孔庙相传建于公元前478年,也即孔子去世第二年,鲁哀公将孔子在曲阜阙里的三间故居改建为庙。里面陈列孔子生前所用的衣冠、车、书、琴等遗物,并每年按时祭祀,这就是最早的孔...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5 评分

4282 古代一年祭孔几次,祭孔大典的程序如何?

世界上有许多孔庙,我们一般所说的祭孔指的是曲阜孔庙的祭祀。 春秋时期至清代,祭孔的次数是逐渐增多的。最初的祭孔仅仅是每年秋天一次,之后随着历代统治者对于祭孔的重视,祭孔的次...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