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详情
北京 2023-11-02 00:00:00 评分

4142 老师所教的学生就是“门生”吗?皇帝不教学,可进士们怎么都自称“天子门生”?

“门生”一词,大概由“门人”一词流转而来。春秋时期,一个人直接(当面拜其为师)或间接(以其思想为师)以某人为宗师,便自称其“门人”。比如孔子的三千弟子都自称孔子门人。“门生”一词,最早见于西汉宣帝时,到东汉开始大量出现。《后汉书·袁绍传》言袁氏“门生故吏遍天下”,这里的“门生”有弟子的意思,但又有所不同。当时宗师亲自教授的人为弟子,转相教授的则为“门生”。同时,门生还有另一个意思。汉代文官选拔制度采用举荐方式,士人被当地官员举孝廉、秀才进入仕途,举荐的州郡官吏被称作“举主”,而被举荐的贤士便称为“举主”的“门生”。


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门生”一度变质为依附于士族豪强的一类人,有臣属、门客,甚至奴仆的意味。唐宋时期,科举考试中考中举人或进士的人,称主考官为“座主”、“座师”或“恩门”,自己称为主考官的“门生”,这与汉代类似。这样,这些新举人、进士就和主考官之间建立起了一种特殊的师生关系。新举人、进士常把自己的考中看成是主考官对自己的一种类似于师恩的恩情,并且,通过这种师生关系也可在仕途上得到老师的一些照应;而主考官也乐于有这样的年轻后进来亲近自己。于是,科举考试就成了主考官结党营私,培养和拉拢自己势力的一种渠道,唐末便出现了涉及科举官员结派的“牛李党争”。鉴于此,宋太祖赵匡胤把最终决定考生能否被录取的大权收归皇帝。他在原来的两级考制的基础上又加了个第三级考试:殿试。殿试中皇帝亲自出题考试,并定出名次。这样皇帝就成了最终的主考官,成了所有进士的“恩门”,所有的新进士都成了皇帝的学生,也即“天子门生”。


由此,科举考试的取士大权就转移到了皇帝手中,这便有效地杜绝了官员通过科举考试结党营私。


赞同·0
再接再厉·0
公考常识5000题
1.0
关注
公务员考试的常识部分,是考公最让人头疼的部分之一。常识分数不高,但是范围极广,涵盖了政治、法律、经济、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的知识,导致复习效率极低。 本模块整理了最可能考到的常识问题,每个问题短小简练,适宜利用碎片时间复习,建立初步的印象,用最高效的方式来准备常识部分。
相关工作感受
热门工作感受
北京 2023-11-02 评分

4140 古代科举考试中作弊的现象严重吗,有没有替考的?

作弊现象自古便有。事实上,科举考试自诞生的那天起,便进入了一场千年的作弊与反作弊的斗智斗勇的较量之中。为获取功名,能够想得到的作弊手段,古人都已经想到。 最古老最常规的手段...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2 评分

4141 什么样的人才能称“秀才”,“秀才”一直是科举考试中最低最容易考取的功名吗?

关于“秀才”,人们对它的理解最重要的大概有两点。首先,这是科举考试中的最低功名;其次,“秀才”没有做官资格。但事实上,秀才并非一直是科举考试的最低功名。 “秀才”一词最早出...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2 评分

4143 “登龙门”和“跳龙门”是一回事吗,考中进士后会被立即封官吗?

“登龙门”与“跳龙门”的意思大致相同,是同一个民间传说衍生出的两种说法。 唐代民间有一个传说,说很早以前,龙门还未凿开,伊水流到这里被龙门山挡住,在山南积聚出一个大湖。这时...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2 评分

4144 为什么把考取进士第一名叫“中状元”,“状元”是什么意思?

“中状元”又称“大魁天下”,意思是在科举考试中考取进士第一名,是古代读书人的最高荣誉。而“状元”一词则产生于唐代,“元”是“头”、“首”的意思,而“状”字,则与旧时科举程序...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2 评分

4145 “榜眼”和“探花”具体是指什么?

“榜眼”是古时人们对科举考试中第二名进士的称呼。 在北宋之前,第一名称状元,第二、三名都称为榜眼。原因是填进士榜时,状元的姓名居上端正中,二、三名分列左右,如人两眼。到北宋...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