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详情
北京 2023-11-02 00:00:00 评分

4139 “夫子”本来是尊称,人们为什么用“老夫子”来打趣读书人呢?

从古至今,当人们对孔子、孟子、朱熹等这些儒学大师以“夫子”称呼时,完全是一种尊称。但如果是称呼某个名不见经传的读书人,恐怕就有点揶揄的味道了。


“夫子”一词在上古时代已经存在,是对当时男子的一种的尊称。《尚书》里有“夫子勋哉”。《孟子·梁惠王上》有:“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孔子的弟子们在《论语》里将孔子称为“夫子”,以表尊敬。后来因为儒家学说成为统治者推崇的主流学说,孔子的地位日渐神化,“夫子”一度成了对孔子的特殊称谓。


孔子著书教徒,堪称教育的楷模,被历代帝王尊为“万世师表”,所以后世就沿用“夫子”作为对老师的尊称。因为教书先生往往都有一定年纪,于是人们不自觉地习惯在夫子前面加个“老”字,形成的“老夫子”一词。到明代,举子对自己的主考官也尊称为老夫子。再后来,“夫子”、“老夫子”成了读书人的泛称,清代官员的幕僚也一度有此称谓。


中国古代社会“以老为尊”,年轻人路上见到陌生的老年人都要恭敬地站在路旁打招呼,因此称老师为“老夫子”是表示尊敬甚至有些奉承的意思。而一旦“奉承”,尊敬便不再真心,于是这个词在后世就逐渐流转出一些谀称、戏称的意味。人们开始将“老夫子”与“学究”、“迂腐”这样的意思挂上钩,用以称呼那些读死书、思想陈旧的人,含有讥讽之意。比如《牡丹亭》中的陈最良,就堪称迂腐老师的典型。


赞同·0
再接再厉·0
公考常识5000题
1.0
关注
公务员考试的常识部分,是考公最让人头疼的部分之一。常识分数不高,但是范围极广,涵盖了政治、法律、经济、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的知识,导致复习效率极低。 本模块整理了最可能考到的常识问题,每个问题短小简练,适宜利用碎片时间复习,建立初步的印象,用最高效的方式来准备常识部分。
相关工作感受
热门工作感受
北京 2023-11-02 评分

4137 人们称正派的人为“正经”人,但古代却实指正“经”,它具体包括哪些经书?

生活中,“正经”与否就代表了一个人道德水准的高下。那么,“正经”具体何指呢?“正经”一说最早出现在唐代。唐代,政府规定除音乐、算学等专门性学校外,其他学校都以儒家经典为基本...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2 评分

4138 很少听说私塾先生教数学,古代是不是根本就不开这门课,也没有这方面的教材?

数学作为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基础学科,无论天文、水利、建筑,乃至商业、日常生活,都须臾离不开。如果没有相应的数学教育,中国不可能长时间在世界上保持文明的领先地位。事实上,中国...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2 评分

4140 古代科举考试中作弊的现象严重吗,有没有替考的?

作弊现象自古便有。事实上,科举考试自诞生的那天起,便进入了一场千年的作弊与反作弊的斗智斗勇的较量之中。为获取功名,能够想得到的作弊手段,古人都已经想到。 最古老最常规的手段...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2 评分

4141 什么样的人才能称“秀才”,“秀才”一直是科举考试中最低最容易考取的功名吗?

关于“秀才”,人们对它的理解最重要的大概有两点。首先,这是科举考试中的最低功名;其次,“秀才”没有做官资格。但事实上,秀才并非一直是科举考试的最低功名。 “秀才”一词最早出...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2 评分

4142 老师所教的学生就是“门生”吗?皇帝不教学,可进士们怎么都自称“天子门生”?

“门生”一词,大概由“门人”一词流转而来。春秋时期,一个人直接(当面拜其为师)或间接(以其思想为师)以某人为宗师,便自称其“门人”。比如孔子的三千弟子都自称孔子门人。“门生...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