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详情
北京 2023-11-01 00:00:00 评分

4111 王阳明的“心学”是一种什么学问,就是他说的凭“良知”做事吗?

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阳明是他的号,明代著名哲学家,中国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心学”大师。


“心学”作为儒家的一门学派,最早可以追溯到孟子,然后经北宋程颢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则大启其门径,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至明朝王阳明首度提出“心学”两字,至此,“心学”开始有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其实就其本质而言,“心学”是理学内部衍生出来的一种反叛。


总体而言,王阳明的“心学”是靠批判朱子之学发展起来的,因此其特点很大程度上是在与朱熹理学的对比中体现出来的。理学持“心与理为二”,“理在事先”,理是宇宙本源。而“心学”则认为“心外无理”,心是宇宙本源。在此基础上,心学进一步提出了“良知说”。认为心之本体即是良知,而良知即是天理,故不可在良知之外寻求天理。并且,良知是造化的“精灵”,天地万物都是由良知所生,“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从此生,真是与物无对”。王阳明又称良知是“天源”,天地万物的发育流变都要以此为根源。总体上,“心学”包含了浓厚的唯心主义色彩,并且明显吸收了佛家和道家的理论。


另外,相比于其他儒学学派,“心学”格外强调生命活泼的灵明体验。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言:“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此话打破了圣人与凡人之间的界限,提倡崇尚自我,尊重个人思考价值,为16、17世纪中国思想的解放打下了基础。


总体而言,“心学”即是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而将“良知”作为心之本体。这里所谓的“良知”,不仅仅包含了事实判断,而且包含了价值判断。总之一切事物都在人心内,依心而有,心外无物。


虽然笼统而言,“心学”可以说成是凭“良知”做事,但这里所说的“良知”,与我们通常所说的良知是有区别的。这里的“良知”是超出了善恶之上的绝对的善,超出了是非之上的绝对真理,人只有通过格物致知,经过严格的实践、体验,才能达到这种“良知”。


赞同·0
再接再厉·0
公考常识5000题
1.0
关注
公务员考试的常识部分,是考公最让人头疼的部分之一。常识分数不高,但是范围极广,涵盖了政治、法律、经济、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的知识,导致复习效率极低。 本模块整理了最可能考到的常识问题,每个问题短小简练,适宜利用碎片时间复习,建立初步的印象,用最高效的方式来准备常识部分。
相关工作感受
热门工作感受
北京 2023-11-01 评分

4109 周敦颐才是理学的开山祖师,可是人们却说“程朱理学”,这是怎么回事?

提起周敦颐,可能许多人对他印象只是他的那篇被选入中学课本的《爱莲说》。其实他不仅是个文学家,而且还是个思想家,他的哲学思想在中国历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周敦颐的思想主要...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1 评分

4110 “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属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的前两目。在《大学》原文中为“欲诚其意者...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1 评分

4112 理学具体指哪些?包含什么?

理学是宋元明清时期的哲学思潮,又称道学。究其缘起,自唐代起,在“儒释道”三家学说并争的过程中,儒家学说因为只以政治伦理为务,缺乏自己的宇宙观与心性论,日渐处于劣势。为对抗佛...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1 评分

4113 明末三大思想家是谁,能称他们为近代启蒙思想家吗?他们真的反对专制制度吗?

明末清初,满州人的入主中原引发了汉族知识分子的思考,许多人潜心反思社会剧变、明朝灭亡的教训,从而拉开了启蒙思想的序幕。其中,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三人成就最大,被称为明末清...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1 评分

4114 启蒙思想这个词怎么来的,是什么意思?

如果从字面意思理解,只要能对人们头脑中蒙昧、落后、未开化的的观念进行教育与启迪,使之清醒,似乎都是启蒙思想。但是启蒙一词,产生自法国18世纪的启蒙运动,因此启蒙思想也与法国...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