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流蛙-发现好工作
北京 2023-10-30 00:00:00 评分

4003 为什么把无拘无束叫“闲云野鹤”,这个词源自何处?

“闲云野鹤”从字面理解是漂浮的云,野生的鹤,比喻生活闲散、脱离世事的人。语出自宋代尤袤《全唐诗话》卷六:“州亦难添,诗亦难改,然闲云孤鹤,何天而不可飞。”


这个典故与一个叫贯休的和尚有关。贯休,俗名张德隐,婺州兰豁人,唐末五代著名画僧。他七岁出家,为和安寺圆贞禅师童侍。贯休是个记忆力非常好的人,像《法华经》这样的佛教经典,他能日诵千字,且过目不忘。他又特别喜欢吟诗作对,出口成章。见到他的人都为他的才华叹服,几年下来已是远近闻名。


当时中原战乱频繁,贯休为避战乱,远走越地。因感吴越王钱治理苏杭有功,遂赋诗一首求见。诗中对钱称赞有加:“贵逼身来不自由,几年勤苦蹈林丘,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莱子衣裳宫锦窄,谢公篇咏绮霞羞。他年名上凌烟阁,岂羡当年万户侯。”钱于景福二年九月任镇海军节度使,驻杭州。在他任上,江浙之民安居乐业,不同中原战火连绵不断,人民痛苦不堪。但钱也是个有雄心的人,有心一统中原,对占据江浙两地并不十分满足。当他看到贯休得诗后,觉得“十四州”别扭,要求改成“四十州”方肯相见。


贯休是个不肯屈就的人物,更兼才华横溢,难免恃才傲物。听到钱手下的回话,心中大为不快,于是又留下一首诗,扬长而去。诗云:“不羡荣华不惧威,添州改字总难依。闲云野鹤无常住,何处江天不可飞?”钱心中后悔,急忙派人追赶,但贯休已经离开越地前往蜀国。蜀太祖王建很欣赏他,封邑八千,任三品紫袍佛教教务总管。


后来就用“闲云野鹤”来比喻生活闲散、脱离世事的人。如长篇小说《红楼梦》中:“独妙玉如闲云野鹤,无拘无束。”


赞同·0
再接再厉·0
公考常识5000题
1.0
关注
公务员考试的常识部分,是考公最让人头疼的部分之一。常识分数不高,但是范围极广,涵盖了政治、法律、经济、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的知识,导致复习效率极低。 本模块整理了最可能考到的常识问题,每个问题短小简练,适宜利用碎片时间复习,建立初步的印象,用最高效的方式来准备常识部分。
相关工作感受
热门工作感受
北京 2023-10-30 评分

4001 什么是“天伦之乐”,为什么不叫“人伦之乐”呢?

“天伦之乐”泛指家庭的乐趣。伦,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天伦:天然形成的人际关系,指骨肉亲情。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在桃花盛开的春夜,李白...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0-30 评分

4002 “目的”一词的原义是什么?

“目的”就是目标,是行为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预先设想的行为目标和结果。目的反映了人对客观事物的实践关系。人类的一切实践活动都离不开目的,目的贯穿于我们实践活动的全部过程。 ...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0-30 评分

4004 为什么要用“凤毛麟角”比喻稀缺的人才,自然界有没有“凤凰”和“麒麟”?

“凤毛麟角”原来的意思是凤凰的毛,麒麟的角。比喻稀缺而又珍贵的人或物。 此成语出自《世说新语·容止篇》:“王敬伦(王劭)风姿似父,作侍中,加授桓公(桓温)公服,从大门入。桓...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0-30 评分

4005 人们爱用“四面楚歌”来形容形势危急,这是为什么呢?

“四面楚歌”常用来比喻腹背受敌、穷途末路的窘况。这个成语其实很多人并不陌生,与楚汉之争有密切的关系。语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0-30 评分

4006 古人为什么用“两袖清风”来比喻官员清正廉洁?

“两袖清风”本意是指两个袖子里除了清风外什么都没有。引申为为官清廉,克己奉公。这个典故与明朝著名廉吏于谦有关。他有首著名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