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流蛙-发现好工作
北京 2023-10-30 00:00:00 评分

4004 为什么要用“凤毛麟角”比喻稀缺的人才,自然界有没有“凤凰”和“麒麟”?

“凤毛麟角”原来的意思是凤凰的毛,麒麟的角。比喻稀缺而又珍贵的人或物。


此成语出自《世说新语·容止篇》:“王敬伦(王劭)风姿似父,作侍中,加授桓公(桓温)公服,从大门入。桓公望之曰:‘大奴固自有凤毛。’”意思是王敬伦气度非凡,被桓温称赞为“自有凤毛”(像他的父亲,古代这么说含有褒奖的意思)。《南史·谢超宗传》:“超宗殊有凤毛。”谢超宗是谢灵运的孙子,很有才华。孝武帝夸奖他有凤毛。右卫将军刘道隆听说后,以为有稀罕之物,于是到谢家寻找,找了半天也没找到。《北史·文苑传序》:“学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学者多如牛毛,但真正成功的却如麟角般稀少。


从出处可以看出,“凤毛”和“麟角”最初并不放在一起使用。“凤”和“麟”分别指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两种动物。凤,传说中的百鸟之王,又称“不死鸟”;凤为雄,凰为雌。麒麟,上古神兽,为兽中之王,形状像鹿,头上有角,全身有鳞甲,尾像牛尾。“凤毛”和“麟角”都是极其罕见和珍贵的东西。由于语义相近,后人就连起来用,用以表示难得的人才或东西。


“凤毛麟角”有很多同义词,如百里挑一、世所罕见、寥寥无几、屈指可数等。


赞同·0
再接再厉·0
公考常识5000题
1.0
关注
公务员考试的常识部分,是考公最让人头疼的部分之一。常识分数不高,但是范围极广,涵盖了政治、法律、经济、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的知识,导致复习效率极低。 本模块整理了最可能考到的常识问题,每个问题短小简练,适宜利用碎片时间复习,建立初步的印象,用最高效的方式来准备常识部分。
相关工作感受
热门工作感受
北京 2023-10-30 评分

4002 “目的”一词的原义是什么?

“目的”就是目标,是行为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预先设想的行为目标和结果。目的反映了人对客观事物的实践关系。人类的一切实践活动都离不开目的,目的贯穿于我们实践活动的全部过程。 ...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0-30 评分

4003 为什么把无拘无束叫“闲云野鹤”,这个词源自何处?

“闲云野鹤”从字面理解是漂浮的云,野生的鹤,比喻生活闲散、脱离世事的人。语出自宋代尤袤《全唐诗话》卷六:“州亦难添,诗亦难改,然闲云孤鹤,何天而不可飞。” 这个典故与一个叫...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0-30 评分

4005 人们爱用“四面楚歌”来形容形势危急,这是为什么呢?

“四面楚歌”常用来比喻腹背受敌、穷途末路的窘况。这个成语其实很多人并不陌生,与楚汉之争有密切的关系。语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0-30 评分

4006 古人为什么用“两袖清风”来比喻官员清正廉洁?

“两袖清风”本意是指两个袖子里除了清风外什么都没有。引申为为官清廉,克己奉公。这个典故与明朝著名廉吏于谦有关。他有首著名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0-30 评分

4007 为什么把说话打岔叫“王顾左右而言他”,这句话出自何处?

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山东邹城人,名轲,字子舆。人称“亚圣”,与孔子并称为“孔孟”。著有《孟子》一书,属于语录体散文集。我们常说的“王顾左右而言他”便出自这本书...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