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流蛙-发现好工作
北京 2023-10-30 00:00:00 评分

4006 古人为什么用“两袖清风”来比喻官员清正廉洁?

“两袖清风”本意是指两个袖子里除了清风外什么都没有。引申为为官清廉,克己奉公。这个典故与明朝著名廉吏于谦有关。他有首著名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明正统年间,宦官王振以权谋私,每逢朝会,各地官僚为了讨好他,多献以珠宝白银。巡抚于谦每次进京奏事,总是不带任何礼品。他的同僚劝他说:“你虽然不献金宝、攀求权贵,也应该带一些著名的土特产如线香、蘑菇、手帕等物,送点人情呀!”于谦笑着举起两袖风趣地说:“带有清风!”以示对那些阿谀奉承之贪官的嘲弄。


这在他写的《入京诗》中有所体现。“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意思是绢帕、蘑菇和线香这些本来是资为民用的,怎么可以拿来送礼呢!上朝就要清风两袖的去,免得百姓议论啊!


后来就用“两袖清风”表达为官的清正廉洁。如陈基《次韵吴江道中》诗:“两袖清风身欲飘,杖藜随月步长桥。”清代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十二回:“他自己做了几十年的官,依然是两袖清风。”


赞同·0
再接再厉·0
公考常识5000题
1.0
关注
公务员考试的常识部分,是考公最让人头疼的部分之一。常识分数不高,但是范围极广,涵盖了政治、法律、经济、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的知识,导致复习效率极低。 本模块整理了最可能考到的常识问题,每个问题短小简练,适宜利用碎片时间复习,建立初步的印象,用最高效的方式来准备常识部分。
相关工作感受
热门工作感受
北京 2023-10-30 评分

4004 为什么要用“凤毛麟角”比喻稀缺的人才,自然界有没有“凤凰”和“麒麟”?

“凤毛麟角”原来的意思是凤凰的毛,麒麟的角。比喻稀缺而又珍贵的人或物。 此成语出自《世说新语·容止篇》:“王敬伦(王劭)风姿似父,作侍中,加授桓公(桓温)公服,从大门入。桓...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0-30 评分

4005 人们爱用“四面楚歌”来形容形势危急,这是为什么呢?

“四面楚歌”常用来比喻腹背受敌、穷途末路的窘况。这个成语其实很多人并不陌生,与楚汉之争有密切的关系。语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0-30 评分

4007 为什么把说话打岔叫“王顾左右而言他”,这句话出自何处?

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山东邹城人,名轲,字子舆。人称“亚圣”,与孔子并称为“孔孟”。著有《孟子》一书,属于语录体散文集。我们常说的“王顾左右而言他”便出自这本书...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0-30 评分

4008 何谓“噤若寒蝉”?为什么要这样比喻呢?这个成语出自哪里?

“噤若寒蝉”比喻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噤:不作声;寒蝉:深秋的知了;像深秋的知了那样默不作声。语出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杜密传》:“刘胜位为大夫,见礼上宾,而知善不荐,闻恶无言...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0-30 评分

4009 商汤教人“网开三面”,可现在怎么变成“网开一面”了呢?

“网开一面”比喻对人采取宽大处理的态度。如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二章:“插翅难飞,体上天好生之德,网开一面,谕令尔等速速投降,免遭杀戮。”清代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一...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