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流蛙-发现好工作
北京 2023-10-30 00:00:00 评分

3992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本义是想说没人知道吗,该语典出何处?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含义是没有其他人知道,现在一些人搞私下交易经常说这句话。意思是我俩的交易除了天地知道外,就只剩下你我了,此外再无其他人知道。其本义不是没人知道,而是有人知道的意思,来自于“杨震拒金”这个典故。


杨震,字伯起,东汉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他年少时勤奋好学,“明经博览,无不穷究”,是当时的饱学儒士,人称“关西夫子杨伯起”。50岁的时候,杨震接受大将军邓驾的推荐进入官场,历任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后又任涿郡太守。元初四年到朝中任太仆、太常。永宁元年官至司徒。


相传他在上任东莱太守的路上,途经山东巨野留宿一夜。当地县令王密曾由杨震举荐为官,为表感激之情,王密身携十斤黄金深夜前来拜访。二人相见后,相聊甚欢。临走时,王密将十斤黄金作为礼物,放于桌上。杨震见状,严肃地说:“过去我举荐你,是因为欣赏你的才华。我了解你,你怎么就不了解我呢?”王密赶紧回答道:“今天是个例外,聊表心意而已。再说了,这半夜三更的,也没人知道啊!”杨震听后,正色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没人知道呢?”一句话把王密说得羞愧难当,只好收起金子告辞。


这句话的原意是说:干不正当的事情,怎么会没人知道呢?即使别人不知道,那还有天地和你我知道啊!告诫人们要克己奉公,廉洁操守。但后人反其道而行之,藉此表达别人不可能知道之意。


赞同·0
再接再厉·0
公考常识5000题
1.0
关注
公务员考试的常识部分,是考公最让人头疼的部分之一。常识分数不高,但是范围极广,涵盖了政治、法律、经济、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的知识,导致复习效率极低。 本模块整理了最可能考到的常识问题,每个问题短小简练,适宜利用碎片时间复习,建立初步的印象,用最高效的方式来准备常识部分。
相关工作感受
热门工作感受
北京 2023-10-30 评分

3990 “坐山观虎斗”典出何处,真的有人坐在山上看老虎争斗吗?

“坐山观虎斗”从字面意义理解是坐在山上看老虎争斗。现在多指暂不介入双方或多方的斗争,待两败俱伤后再伺机从中渔利。 语出《史记·张仪列传》:“庄子欲刺虎,馆竖子止之,曰:‘两...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0-30 评分

3991 为什么用“三寸不烂之舌”形容人能说会道,该语有何来历?

大家都知道成语“毛遂自荐”,讲的是秦国攻打赵国,赵国派平原君向楚国求救。平原君想从众门客中挑选二十个人陪他一同前往,但尚差一人,于是毛遂便自荐愿意同往。这里的“三寸不烂之舌...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0-30 评分

3993 形容事情败露的“东窗事发”语出何处,人们为什么要这么说?

“东窗事发”常用来比喻阴谋或秘密勾当暴露。那为什么是“东窗事发”,而不是“西窗”或“北窗”呢? 这事与宋朝大奸臣秦桧谋害岳飞有关。最早见于明朝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桧归...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0-30 评分

3994 何谓“江郎才尽”,“江郎”是谁,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江郎才尽”比喻一个人年轻的时候很有才华,到年老时才情减退。“江郎”,历史上确有其人,名江淹。据《南史·江淹传》:“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尔后为诗绝无美句,时人谓之才...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0-30 评分

3995 我们常说的“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来源于一个怎样的故事?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是指抢在别人前面,掌握先机,先发制人。意思是谁先动手谁就更有利,而后下手的就要遭殃。那么这个词语最早是如何产生的呢? 象棋早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就有...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