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流蛙-发现好工作
北京 2023-10-30 00:00:00 评分

3987 “恶作剧”来源于一个怎样的故事,它指的是什么?

“恶作剧”的意思是捉弄别人,使对方感到难堪。


这个词语的来源最早可追溯到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一书。书中记载,唐德宗建中初年,有个叫韦生的读书人带着家眷要搬到汝州去。路上,他遇见一个僧人,两人结伴而行,相谈甚欢。夕阳西下,那僧人指着前方说道:“前方数里即为贫道寺院,你不去坐会吗?”韦生欣然应允,让家眷先行。他二人仍边走边谈,走了十余里后,韦生又问僧人寺院在何处。那僧人指着一处树林:“此是矣。”又向前走了多时,仍未到。


韦生怕他不怀好意,便暗喑从靴中取出弹弓,又从怀里掏出十几枚铜丸,问僧人道:“弟子有程期,适偶贪上人清论,勉副相邀,今已行二十里不至,何也?”僧人支支吾吾,只说还要往前走。韦生见他独自往前走出一百步开外,断定他是盗贼。就拉动弹弓射去,只听“嗖”的一声,正中僧人的后脑勺,可僧人却若无其事。韦生连发五弹,弹弹打中,僧人这才捂着后脑,慢条斯理地说:“郎君莫恶作剧。”韦生一看,此人非同小可,对他奈何不得,也就作罢。


不久,韦生到了寺院,只见寺院里十数人列队相迎,他的妻子也安然无恙。僧人这才告诉他:“贫僧,盗也。本无好意,不知郎君艺若此,非贫僧不支也……”说罢,用手一摸脑后,五个弹丸落地,脑后却毫无伤痕。之后设宴款待韦生,两人互相敬慕,遂结为好友。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恶作剧”这个词的语义要比一般的“捉弄”严重。如蒲松龄《聊斋志异·婴宁》:“观其孜孜憨笑,似全无心肝者,而墙下恶作剧,其黠孰甚焉!”又《聊斋志异·狐入瓶》:“一日,窜入,妇急以絮塞瓶口,置釜中,汤而沸之。瓶热,狐呼曰:‘热甚,勿恶作剧!’”


赞同·0
再接再厉·0
公考常识5000题
1.0
关注
公务员考试的常识部分,是考公最让人头疼的部分之一。常识分数不高,但是范围极广,涵盖了政治、法律、经济、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的知识,导致复习效率极低。 本模块整理了最可能考到的常识问题,每个问题短小简练,适宜利用碎片时间复习,建立初步的印象,用最高效的方式来准备常识部分。
相关工作感受
热门工作感受
北京 2023-10-30 评分

3985 为什么把做梦叫做“南柯一梦”而不是“北柯一梦”,这个说法出自何处?

“南柯一梦”是个成语,形容一场大梦或比喻空欢喜一场。语出自唐代传奇小说《南柯太守转》。“南柯”是指槐树南面的大树枝,在小说中指“南柯郡”。 故事的主人公淳于棼是隋末唐初人,...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0-30 评分

3986 黄粱梦是指什么?

黄粱梦又称黄粱一梦,与“蝴蝶梦”、“南柯梦”合称“三梦”。黄粱指小米,黄粱梦常用来描述不能实现的梦想。典出唐代小说《枕中记》。 唐朝有个书生叫卢英,在邯郸旅店碰到一个道士叫...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0-30 评分

3988 人们骂愚昧无知者是“一问三不知”,这“三不知”具体是指什么呢?

“三不知”,对事情的发生、过程与结果都不知道。语出《左传·哀公二十七年》:“君子之谋也,始、衷、终皆举之,而后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意思是君子谋划事情,开始、...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0-30 评分

3989 “小巫见大巫”是指小巫师与大巫师见面吗,它有何来历?

“巫”在中国古代指沟通天地神明的人,现指以祈祷求神骗取钱财的人。“小巫见大巫”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原义是小巫师遇到法力更强的大巫师,本领便无从施展。后比喻一个人的能力和才...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0-30 评分

3990 “坐山观虎斗”典出何处,真的有人坐在山上看老虎争斗吗?

“坐山观虎斗”从字面意义理解是坐在山上看老虎争斗。现在多指暂不介入双方或多方的斗争,待两败俱伤后再伺机从中渔利。 语出《史记·张仪列传》:“庄子欲刺虎,馆竖子止之,曰:‘两...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