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流蛙-发现好工作
北京 2023-10-30 00:00:00 评分

3979 我们把私下请托办不正当的事叫“走后门”,这种请托真的是要从“后门”进去吗?

“走后门”一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意为请托办不正当的事情。但这种请托真要从“后门”进去吗?最早这个俗语又出自何处呢?


比较流行的说法认为,这个典故出自北宋年间。相传哲宗死后,徽宗即位。时任宰相的蔡京为打击旧党,规定其子女不得出仕和入京,甚至诗文都不允许传播,这引起了一些官员的不满。一次蔡京出席宴会,席间发生了这样一幕:一个大官坐在中间进行审判活动。有个和尚要求离京出游,因其戒牒是哲宗年间的,即被令还俗;一个道士遗失度牒要求补发,因是哲宗年间出家的,立即被剥下道袍,复为百姓。这时,一个下属向其禀报:“国库今天下发了一千贯库银,也是哲宗时的钱文,如何处置?”蔡京略作思考后悄声说道:“那就从后门搬进来吧!”


这里明显含有讽刺蔡京的意思,“走后门”也因此而来。但也有认为“走后门”一词来自隋代。据酒徒新书《家园》中描述:隋朝官府衙门都是坐北朝南。如果职位很高,可携带家眷上任,则妻儿老小通常都被安置在衙门后宅里。日常公务活动,客人走前门,只有私交甚好的朋友或者晚辈才从后门进入。后来贪腐之风渐盛,为了掩人耳目,就从“后门”进入。“走后门”一词也由此而来。


还有人说“走后门”一词来源于宋朝的包拯,由于当时前门守卫森严,守门官吏经常索要贿赂。于是包拯想出一个办法:打开后门,让老百姓可以随意来告状。这里的“后门”为褒义,有“方便之门”的意思。


我们认为,“走后门”一字意味着某种方便,最初可能不是贬义词。但由于很多交易都见不得光,经常通过“后门”来完成,久而久之就逐渐转化为一个贬义词。喻指利用不正当手段达到个人目的。


赞同·0
再接再厉·0
公考常识5000题
1.0
关注
公务员考试的常识部分,是考公最让人头疼的部分之一。常识分数不高,但是范围极广,涵盖了政治、法律、经济、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的知识,导致复习效率极低。 本模块整理了最可能考到的常识问题,每个问题短小简练,适宜利用碎片时间复习,建立初步的印象,用最高效的方式来准备常识部分。
相关工作感受
热门工作感受
北京 2023-10-30 评分

3977 为什么用“桃李满天下”称赞一个老师有很多优秀学生,“桃李”典出何处?

我们常用“桃李满天下”来形容一个老师的学生很多,遍及全国各地。也可用于称赞老师教出的的优秀学生很多。那么学生为何是“桃李”,又典出何处呢? 相传春秋时期,魏国大臣子质学识渊...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0-30 评分

3978 划拳令中“五魁首”是什么意思,它是怎么来的呢?

划过拳的朋友一定知道“五魁首、六六六”的说法。魁跟中国古代的天文和星象学有密切联系。魁星,又被称为“奎星”,为天上二十八宿之一,“奎主文运”。古时,全国各地都建有魁星楼、魁...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0-30 评分

3980 有些人喜欢“搞名堂”,“名堂”是什么,什么叫“搞名堂”?

“名堂”一词由来已久。我们常说的“搞名堂”意思是玩花样。此外,“名堂”还有结果或道理的含义,如:“今天用了一上午,也没讨论出什么名堂”。“没想到这里面还有这么多名堂呢”! ...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0-30 评分

3981 奉承别人叫做“给人戴高帽”,古代真的是给人送高帽子吗?

生活中经常听到“戴高帽”一词。我们把那些喜欢别人当面奉承的人叫“好戴高帽者”。 俗世把那些喜欢被当面奉承的人叫“喜戴高帽者”。有一个京官要派到外地,去告别他的老师。老师说:...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0-30 评分

3982 当成“耳旁风”是漠不关心之意,古时就是这个意思吗,它有何来历?

“耳旁风”与“耳边风”含义同,意思是把别人的话不放在心上。但最初的“耳旁风”是指“秋风”,来自“秋风过耳”这个成语。汉代赵晔所撰《吴越春秋·吴王寿梦传》:“富贵之于我,如秋...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