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流蛙-发现好工作
北京 2023-10-30 00:00:00 评分

3982 当成“耳旁风”是漠不关心之意,古时就是这个意思吗,它有何来历?

“耳旁风”与“耳边风”含义同,意思是把别人的话不放在心上。但最初的“耳旁风”是指“秋风”,来自“秋风过耳”这个成语。汉代赵晔所撰《吴越春秋·吴王寿梦传》:“富贵之于我,如秋风之过耳。”


春秋时期,吴王寿梦有四个儿子:长子诸樊,次子余祭,三子余昧,四子季札。其中季札德才兼备,备受寿梦的宠爱。公元前561年,寿梦得了重病,临终前想把王位传给季札,但季札坚决推辞。于是寿梦对长子诸樊说:“吾欲传位于季札,但他不想破坏旧制,你即位后,希望不要忘了我的遗愿。”寿梦死后,诸樊继承了王位。他和老二、老三立下誓约:今后王位由兄弟依次相传,最后务必让季札继位。等轮到季札继位时,他还是坚决不从:“父王去世时,我已表态不继承王位。做人只要行为正派,品格高尚就可以了。至于荣华富贵,不过就像秋风过耳,没什么值得留恋的。”为了表明心迹,他索性隐居起来,直到余昧的儿子僚继位后,他才回到朝中,帮助处理国事。季札视荣华富贵如秋风过耳,根本不放在心上。他的事迹感动了很多人,这个典故也就流传了下来。


唐代诗人杜荀鹤在《赠题兜率寺闲上人院》中有 “百岁有涯头上雪,万般无染耳边风”的句子,指修行的境界:心外无物,没什么值得在意的。


“耳旁风”指话语则是在清代,至于如何转义的已不可考,当时很多戏曲或小说中已经这么使用。如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回:“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边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呢?”第二十一回:“又听袭人叹道:‘姊妹们和气,也有个分寸礼节,也没个黑家白日闹的!凭人怎么劝,都是耳旁风。’”


赞同·0
再接再厉·0
公考常识5000题
1.0
关注
公务员考试的常识部分,是考公最让人头疼的部分之一。常识分数不高,但是范围极广,涵盖了政治、法律、经济、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的知识,导致复习效率极低。 本模块整理了最可能考到的常识问题,每个问题短小简练,适宜利用碎片时间复习,建立初步的印象,用最高效的方式来准备常识部分。
相关工作感受
热门工作感受
北京 2023-10-30 评分

3980 有些人喜欢“搞名堂”,“名堂”是什么,什么叫“搞名堂”?

“名堂”一词由来已久。我们常说的“搞名堂”意思是玩花样。此外,“名堂”还有结果或道理的含义,如:“今天用了一上午,也没讨论出什么名堂”。“没想到这里面还有这么多名堂呢”! ...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0-30 评分

3981 奉承别人叫做“给人戴高帽”,古代真的是给人送高帽子吗?

生活中经常听到“戴高帽”一词。我们把那些喜欢别人当面奉承的人叫“好戴高帽者”。 俗世把那些喜欢被当面奉承的人叫“喜戴高帽者”。有一个京官要派到外地,去告别他的老师。老师说:...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0-30 评分

3983 “说风凉话”出自何处,原典是什么意思?

生活中一些人爱说“风凉话”,意即用冷嘲热讽的话语贬低或攻击别人,使其丧失积极性或感到不愉快。但为何这种话就是“风凉的”,“风凉”的话真有如此刺激人的效果吗? 顾名思义,“风...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0-30 评分

3984 “卖关子”的古今词义一样吗?

“卖关子”比喻在紧要关头,设置悬念或故弄玄虚以挟制对方。 但最初“卖关子”却不是这个含义。“关子”是在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因婺州屯兵的需要而印造的有价证券。商贾可拿...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0-30 评分

3985 为什么把做梦叫做“南柯一梦”而不是“北柯一梦”,这个说法出自何处?

“南柯一梦”是个成语,形容一场大梦或比喻空欢喜一场。语出自唐代传奇小说《南柯太守转》。“南柯”是指槐树南面的大树枝,在小说中指“南柯郡”。 故事的主人公淳于棼是隋末唐初人,...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