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流蛙-发现好工作
北京 2023-10-30 00:00:00 评分

3976 为什么把请人给予方便叫“借光”,这个说法从何而来?

生活中经常使用“借光”或“赏光”这些词语。意思是请求别人给予方便或从别人那里分享某种荣誉,与之类似的词汇还有“借过”、“借花献佛”等,但“光”真的能借或赏吗?


据《战国策·秦策》记载,公元前306年,秦国大臣甘茂劝说襄王将在宜阳战役中占领的韩国土地还给韩国,以示两国友好。后来小人进谗言,引起秦王对其的猜疑,甘茂只好逃往齐国。当甘茂逃出秦国的边境函谷关时,正好遇到出使秦国的纵横家苏代。苏代问甘茂要到那里去,甘茂没有直接回答,反问道:“先生听过江边姑娘们的事吗?”


苏代说:“没有听过。”于是甘茂就讲了一个“借光”的故事。据说,在一条江边住着许多人家,每天晚上,各家的姑娘们各自带着点灯的油聚在一起,把油倒进一盏大灯里,然后一起做针线活。有一位姑娘家里很穷,出不起灯油。所以,其他姑娘都讨厌她,准备赶她走。穷人家里的姑娘就对大家说:“我确实不能拿灯油来,可是,每天我都早到这里,大家回家时我也是最后走,替大家把屋子收拾干净,你们还吝惜这照在四周墙上的一点余光吗?借点光给我,我同你们一起做针线,对你们也没有任何妨碍的啊!”大家觉得她说的话有道理,就把她留下了。


苏代听了甘茂的这个故事后,明白了他的意思。于是他们俩一齐去了齐国,苏代在齐王面前竭力推荐甘茂于是齐王拜他为上卿。后来就用“借光”来表示请求别人给予帮助,是礼貌用语。


赞同·0
再接再厉·0
公考常识5000题
1.0
关注
公务员考试的常识部分,是考公最让人头疼的部分之一。常识分数不高,但是范围极广,涵盖了政治、法律、经济、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的知识,导致复习效率极低。 本模块整理了最可能考到的常识问题,每个问题短小简练,适宜利用碎片时间复习,建立初步的印象,用最高效的方式来准备常识部分。
相关工作感受
热门工作感受
北京 2023-10-30 评分

3974 人们常说“看破红尘”,被看破的“红尘”指什么?

我们经常使用“看破红尘”这个成语,多指看透了人生,一切喜怒哀乐都不再放在心上。也指人生遭遇挫折后,消极悲观的处事态度。 “红尘”一词最初见于东汉班固的《西都赋》:“阗城溢郭...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0-30 评分

3975 古代人所说的“小品”,与现代的“小品”是一回事吗?

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最让人期待的就是小品了。小品以其喜闻乐见的形式、幽默诙谐的语言赢得了大量观众的掌声。但“小品”最初的含义却不是现在众所周知的一种舞台表演艺术形式。 “小...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0-30 评分

3977 为什么用“桃李满天下”称赞一个老师有很多优秀学生,“桃李”典出何处?

我们常用“桃李满天下”来形容一个老师的学生很多,遍及全国各地。也可用于称赞老师教出的的优秀学生很多。那么学生为何是“桃李”,又典出何处呢? 相传春秋时期,魏国大臣子质学识渊...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0-30 评分

3978 划拳令中“五魁首”是什么意思,它是怎么来的呢?

划过拳的朋友一定知道“五魁首、六六六”的说法。魁跟中国古代的天文和星象学有密切联系。魁星,又被称为“奎星”,为天上二十八宿之一,“奎主文运”。古时,全国各地都建有魁星楼、魁...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0-30 评分

3979 我们把私下请托办不正当的事叫“走后门”,这种请托真的是要从“后门”进去吗?

“走后门”一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意为请托办不正当的事情。但这种请托真要从“后门”进去吗?最早这个俗语又出自何处呢? 比较流行的说法认为,这个典故出自北宋年间。相传哲宗死后,...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