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流蛙-发现好工作
北京 2023-10-30 00:00:00 评分

3961 人们用“掷地有声”来形容文词铿锵,难道“文字”扔在地上还能发出声音?

“掷地有声”这个词语是形容文章写得优美,铿锵有力,而不是说东西摔到地上,清脆有声。


“掷地有声”出自《镜花缘》八十一回:“不但独出新裁,脱了旧套;并且斩钉截铁,字字雪亮,此等灯谜,可谓掷地有声了。”形容灯谜出的精巧、字字珠玑。有关这个成语的典故却不是来自这里,它与晋朝一个叫孙绰的人有关,原作“掷地金声。”


据《晋书·孙绰传》记载:孙绰少有才名,擅长写文章。他曾在浙江会稽一带住了十多年,足迹遍及浙江的山山水水。在游览天台山后,写成一篇《游天台山赋》,描写了天台山优美的自然风光。他本人自我感觉非常满意,拿给朋友范启观阅,并夸口道:“你就是把它仍在地上,也能发出钟磬那么响亮的声音来!”果然范启看后赞不绝口,非常欣赏。


原句为:“卿试掷地,当作金石声也。”金石指古代的钟磬一类的乐器。“掷地金声”比喻文章笔力遒劲,厚重稳实,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成语“掷地有声”便由此演变而来,通常用来赞美别人的文章。如果望文生义,单从字面理解,以为任何东西都可以“掷地有声”,那就大错特错了。


赞同·0
再接再厉·0
公考常识5000题
1.0
关注
公务员考试的常识部分,是考公最让人头疼的部分之一。常识分数不高,但是范围极广,涵盖了政治、法律、经济、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的知识,导致复习效率极低。 本模块整理了最可能考到的常识问题,每个问题短小简练,适宜利用碎片时间复习,建立初步的印象,用最高效的方式来准备常识部分。
相关工作感受
热门工作感受
北京 2023-10-30 评分

3959 “规矩”是什么,为什么行事要守“规矩”?

我们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意思是没有一定的规则和法度,就很难办成事情。告诉人们要遵守一定的社会秩序和法度,才能保证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在法律中,经常使用“规...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0-30 评分

3960 为什么把焦灼的心情称为“五内俱焚”,“五内”是指什么呢?

“五内俱焚”常用来比喻异常焦急的心情。“五内”指的是五脏。中国传统中医理论认为人有“五脏六腑”,其中“五脏”指心、肝、脾、肺、肾,“六腑”指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0-30 评分

3962 为什么把男女风流之事叫“绯闻”,这个词是如何产生的?

经常在电视上看到,某某明星又闹“绯闻”了,于是炒得沸沸扬扬、满城风雨。“绯”读“fēi”,一声,而不是我们通常读的三声。“绯闻”又称“桃色新闻”,指有关男女之间不正当关系的...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0-30 评分

3963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青色”真的是从“蓝色”中提炼出来的吗?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后代超过前代,弟子超过老师。青,靛青,一种有机染料,又称“靛蓝”。蓝,蓝草,一种野生植物。靛青是蓝草的制成品,但颜色呈深蓝,比蓝草的颜色...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0-30 评分

3964 “纸老虎”比喻外强中干的人,这个词语源于何处?

“纸老虎”,顾名思义,纸做的老虎,样子虽然吓人,但却是纸糊的。比喻外强中干的人,与“庞然大物”含义同。有人说“纸老虎”一词是李鸿章发明的。在其写给曾国藩孙女婿吴永的信中,有...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