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流蛙-发现好工作
北京 2023-10-30 00:00:00 评分

3960 为什么把焦灼的心情称为“五内俱焚”,“五内”是指什么呢?

“五内俱焚”常用来比喻异常焦急的心情。“五内”指的是五脏。中国传统中医理论认为人有“五脏六腑”,其中“五脏”指心、肝、脾、肺、肾,“六腑”指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五脏主要是贮藏精气,六腑主要是消化食物,吸其精华,弃其糟粕。


“五内俱焚”是指五脏都像着了火一样,比喻异常焦急的情势。这句话出自东汉末年蔡文姬所著的《悲愤诗》:“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意思是见到这种情景,五脏仿佛都崩碎了,恍恍惚惚生出很多妄念来。


蔡文姬,东汉末年著名才女和文学家。其父蔡邕是曹操的挚友和老师,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还精于天文数理、妙解音律。在父亲的影响下,蔡文姬既博学能文,又善诗赋,兼长辩才与音律。可惜当时社会动荡,蔡文姬被掳到匈奴,并嫁于左贤王为妻,饱尝了异乡生活的悲苦。曹操统一北方后,感念恩师对自己的教诲,用重金将蔡文姬赎回。


蔡文姬的人生是不幸的,但她的文章却得以流传。如《胡笳十八拍》和《悲愤诗》。《悲愤诗》是中国第一首自传体五言长篇叙事诗。这首诗的第一部分主要表达董卓作乱,百姓流离失所,自己被掳和想念亲人的情感。其中的“见此崩五内”之句,被后人提炼为成语“五内俱焚”。


至于如何由“崩”而“焚”,可能与传统中医有关系。我们常说“上火”、“肝火过旺”都是表达一种内热的症候,与人心情焦躁不安非常相似,而五内俱“崩”似乎有点夸张了。


赞同·0
再接再厉·0
公考常识5000题
1.0
关注
公务员考试的常识部分,是考公最让人头疼的部分之一。常识分数不高,但是范围极广,涵盖了政治、法律、经济、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的知识,导致复习效率极低。 本模块整理了最可能考到的常识问题,每个问题短小简练,适宜利用碎片时间复习,建立初步的印象,用最高效的方式来准备常识部分。
相关工作感受
热门工作感受
北京 2023-10-30 评分

3958 模范在古代指什么?

模范现多指值得仿效的人物或事迹,但在古代“模”和“范”均是铸造青铜器的主要工具。今天我们看到的司母戊鼎高大精美,反映出青铜器铸造的很高水平,但铸造过程却极为复杂,需要大量的...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0-30 评分

3959 “规矩”是什么,为什么行事要守“规矩”?

我们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意思是没有一定的规则和法度,就很难办成事情。告诉人们要遵守一定的社会秩序和法度,才能保证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在法律中,经常使用“规...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0-30 评分

3961 人们用“掷地有声”来形容文词铿锵,难道“文字”扔在地上还能发出声音?

“掷地有声”这个词语是形容文章写得优美,铿锵有力,而不是说东西摔到地上,清脆有声。 “掷地有声”出自《镜花缘》八十一回:“不但独出新裁,脱了旧套;并且斩钉截铁,字字雪亮,此...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0-30 评分

3962 为什么把男女风流之事叫“绯闻”,这个词是如何产生的?

经常在电视上看到,某某明星又闹“绯闻”了,于是炒得沸沸扬扬、满城风雨。“绯”读“fēi”,一声,而不是我们通常读的三声。“绯闻”又称“桃色新闻”,指有关男女之间不正当关系的...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0-30 评分

3963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青色”真的是从“蓝色”中提炼出来的吗?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后代超过前代,弟子超过老师。青,靛青,一种有机染料,又称“靛蓝”。蓝,蓝草,一种野生植物。靛青是蓝草的制成品,但颜色呈深蓝,比蓝草的颜色...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