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流蛙-发现好工作
北京 2023-10-30 00:00:00 评分

3942 为什么把礼让别人称为“退避三舍”,“三舍”到底有多远?

“退避三舍”现多指退让和回避,缓和冲突。舍是古代行军路程的单位,“一舍”为三十里,“三舍”就是九十里。字面上的意思就是向后退让九十里地,以表示尊敬和谦让。语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及楚,楚之飨之,曰:‘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对曰:‘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其波及晋国者,君之余也,其何以报君?’曰:‘虽然,何以报我?’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以与君周旋。’”


这个典故与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有关。晋文公就是公子重耳。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异母兄长重耳。重耳闻讯,逃出晋国,在外流亡19年。这段对话发生在重耳流亡楚国期间。据说重耳到了楚国,楚王热情接待了他,并对他说:“公子你如果回到晋国,会如何报答我呢?”重耳说“:美女和丝帛这些东西你都有,羽毛和齿革楚国也都盛产,晋国有的楚国都有,你叫我如何报答你呢?”楚王就说:“话虽如此,总要报答我一下吧!”重耳说:“如果托你的福,我能返回晋国。如果将来有一天,晋和楚发生战争,我当向后退让九十里地,以示尊敬。如果还是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就左手拿鞭子和弓箭,右手带着盛着弓箭的袋子,来与您交战。”


后来重耳果然回到晋国,并当上国君。他励精图治,晋国很快强盛起来。公元前632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交战。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现在多用“退避三舍”来表达暂时回避和缓和矛盾,不与人正面交锋或起冲突。


赞同·0
再接再厉·0
公考常识5000题
1.0
关注
公务员考试的常识部分,是考公最让人头疼的部分之一。常识分数不高,但是范围极广,涵盖了政治、法律、经济、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的知识,导致复习效率极低。 本模块整理了最可能考到的常识问题,每个问题短小简练,适宜利用碎片时间复习,建立初步的印象,用最高效的方式来准备常识部分。
相关工作感受
热门工作感受
北京 2023-10-30 评分

3940 “豕”字的本义是“猪”,为什么宝盖头下有头“猪”才叫“家”?

“家”是一个非常温馨的字眼,很多人一生漂泊在外,但到了最后都还是要“叶落归根”,回到故土。“家乡”、“家国”这些词语曾经牵动着多少游子和古今仁人志士的心。据《周礼·小司徒》...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0-30 评分

3941 人类最早驯养的动物是什么?

人类是由古猿进化来的。最初依靠渔猎和采集为生。后来人们懂得了驯养动物的方法来提供食物需求和帮助劳作,这是中国最早的畜牧业。最早被驯养的动物据说是“六畜”:猪、牛、马、羊、鸡...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0-30 评分

3943 我们把购物叫买“东西”,为什么不叫买“南北”呢?

“东西”是物品的代称。我们上街购物叫买“东西”。既然方位名词“东西”可以指代所购之物,那么“南北”为什么不可以呢? 一说认为,购物称“买东西”源于中国古老的周易理论。阴阳五...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0-30 评分

3944 “铜臭”是指铜锈而发臭吗,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怎么来的?

“铜臭”意为铜钱的臭(气)味,用来讽刺唯利是图的人。1985年公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把“臭”注音为“xiù”,但我们通常读“chòu”。这个词语出自《后汉书·崔列传第...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0-30 评分

3945 人们往往把“捉刀”与“代笔”连用,它的原义是代人作文吗?

“捉刀”常与“代笔”连用。中国古代的文字最初是用刀子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后来发明简牍后,人们用毛笔在上面写字,如果发现错误需要更正就用刀子削去,再重新写。所以“刀”和“笔”...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