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流蛙-发现好工作
北京 2023-11-08 00:00:00 评分

4517 《西厢记》里的“厢”指什么,古人住的舍、斋、寝、楼、阁有何区别?

古代建筑中,厢、舍、斋、楼、阁之类多不胜举。《西厢记》中,与莺莺幽会的张生,便是借住在普救寺的西厢之中。厢,古汉语中又写作“箱”。《说文解字》中说:“凡堂之内,中为正室,左右为房,所谓东房、西房也。”这里所说的东房、西房,指的便是厢房。据汉代的资料显示,古人在堂室外还筑有一道墙。其中,北半部分,即房与墙之间的间隔叫做东夹西夹,南半部分叫做东堂西堂,也叫东箱西箱。有一种观点认为,箱指的是君王办公的正室东西方向的屋子。《周昌传》有:“吕后侧耳于东箱听。”后来,人们将南北向分布的正房两侧的房子通称为“厢房”。


舍泛指房屋。《说文解字》中说,“舍”指的是市居之所,包括客栈、旅馆、庐室之类。在古语中,天子所赐的舍称为侯馆;客栈之类称为旅舍。人们也以“舍”作代词使用,借指破旧或简陋之家。如“庐舍”、“茅舍”、“寒舍”等。


古代的斋室一般指的是书房和学校。斋,常含清心雅静、读书思过之意。在宗教信仰中,一些斋戒场所也称为斋室。


说到寝,人们经常想到的就是卧室。《尔雅·释宫》中说:“无东西厢有室曰寝。”也就是说,在古代,没有东西厢的堂室总称为寝。到了周代大寝为堂,小寝为室。同时,寝还有指代帝王宫室的意思。后来,人们将很多人睡觉的大房间称为寝。


所谓的楼指的是很多层的屋子,在古代称为重屋。《古诗十九首》中“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可见,当时的“楼”和现在所指的“楼”相差无几。只是,据古籍记载,古时候,人们住的楼大多是木制或南方竹制二层楼。楼上并不住人,而是放些杂物。


作为古代一种特有的建筑形式,阁最初指的是阁板。后来,阁成了与楼相对应的架空小楼房。多为四边形或多边形,周围雕栏回廊,作藏书、游园远眺之用。在南方,楼房上的小房间也被称为阁。古代有些女子居住的场所亦有“阁”之称,因而,女子出嫁有“出阁”的说法。


赞同·0
再接再厉·0
公考常识5000题
1.0
关注
公务员考试的常识部分,是考公最让人头疼的部分之一。常识分数不高,但是范围极广,涵盖了政治、法律、经济、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的知识,导致复习效率极低。 本模块整理了最可能考到的常识问题,每个问题短小简练,适宜利用碎片时间复习,建立初步的印象,用最高效的方式来准备常识部分。
相关工作感受
热门工作感受
北京 2023-11-08 评分

4515 旧时民间,父母总会给孩子做虎头鞋、狗头帽,这是为什么?

旧时民间,父母有给孩子做虎头鞋、狗头帽的习俗。活灵活现的虎头鞋、狗头帽做工精细,刺绣美观,是中国民间传统的手工艺制品。那么,人们给孩子做虎头鞋、狗头帽仅仅是因为它好看吗? ...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8 评分

4516 粽子为什么要捆起来,这种食品是怎么来的?

在我国,粽子是一种传统色彩很浓的食品。早在1600多年前的《风土记》中,就有关于粽子的记载。当时,人们称这种食品为“角黍”。《本草纲目》解释说:“古人以菰叶裹黍米煮成尖角,...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8 评分

4518 房屋“前不栽桑,后不栽柳”有道理吗,古人房前屋后栽树还有什么讲究?

民间谚语:“前不栽桑,后不栽柳,院中不栽鬼拍手。”意思是说,房前不栽桑树,屋后不植柳树,院中更不种杨树。不种杨树,是因为杨树又名“呱嗒手”、“鬼拍手”。那么,“前不栽桑,后...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8 评分

4519 唐代流行的打马球起于何时,这种游戏具体怎么玩,现在为何失传了?

打马球又叫“击鞠”、“击球”,是唐代很流行的一种马上游戏。据说,这种游戏汉代时,便已经出现。曹植曾经作诗云:“连骑击鞠壤,巧捷惟万端。”说明汉代的人,已经玩得一手好球了。据...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8 评分

4520 明宣宗因何被人称为“促织天子”,他痴迷的这种游戏是什么?

曾经创造了“仁宣之治”的明宣宗,又被人们称为“促织天子”。这位明成祖朱棣十分喜爱的皇孙,不仅治理国家有方,还画得一手好画,写得一手好字。据说,明宣宗尤其喜好一种名为“促织”...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