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流蛙-发现好工作
北京 2023-11-07 00:00:00 评分

4425 古人出于何种考虑,提出了“打人别打脸,揭人别揭短”的交际原则?

“打人不打脸,揭人别揭短”是世代相传的一条人际交往规则。意思是凡事都要有余地,为别人留一定的面子。古人为什么这么说呢?


动手打人或者揭露他人,通常由嫌隙而起。双方矛盾激化后,一方就可能动手打人或者辱骂对方,有时还会揭露别人的隐私,为了满足自己的快感而对别人的一些生理缺陷或人格不足进行攻击。打人或者揭发他人往往是过激行为,缺乏理性思考。


为了确立一定的道德规范,古人说“打人不打脸,揭人别揭短”。那为什么不能打的是“脸”,不能揭的是“短”,而不是其他呢?这是由于脸是身体最重要的部分,我们常说“脸面”、“颜面”都是指一个人的尊严。所以打脸是对一个人尊严最严重的侵犯,因此“打脸”多少是缺乏道德的。揭发别人当然是好的,是有正义感的表现,但是如果拿人的某些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加以嘲弄和侮辱,就有点缺德了。


当然“打人别打脸,揭人别揭短”只是确立了“打人”或“揭人”的一定道德准则。虽然有一定的让步,但总免不了皮肉之苦。其实打人和揭人之短的行为都是不对的行为,我们恐怕不光要求“打人别打脸,揭人别揭短”这类较低的交际原则,最好是以和为贵,彼此体谅,避免打人或互相辱骂行为的发生。


赞同·0
再接再厉·0
公考常识5000题
1.0
关注
公务员考试的常识部分,是考公最让人头疼的部分之一。常识分数不高,但是范围极广,涵盖了政治、法律、经济、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的知识,导致复习效率极低。 本模块整理了最可能考到的常识问题,每个问题短小简练,适宜利用碎片时间复习,建立初步的印象,用最高效的方式来准备常识部分。
相关工作感受
热门工作感受
北京 2023-11-07 评分

4423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为什么要送“鹅毛”而不送“鸡毛”或“鸭毛”呢?

对方送礼较轻,但是如果相隔甚远,情深意笃,我们就会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为什么要用这个词语表达交情的深厚,送的为什么是“鹅毛”而不是“鸡毛”或“鸭毛”呢? 据说唐太...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7 评分

4424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出自哪里?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说一个人一旦被蛇咬了,那么在接下来的十年时间都会怕断了的井绳(如蛇)。多指因为遭遇挫折或失败留下心理阴影后,就变得胆小怕事或一蹶不振。这个词语最...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7 评分

4426 为什么把阿谀奉承叫做“拍马屁”,这个说法源于什么样的一种风俗?

“拍马屁”是讽刺不顾客观实际,专门谄媚奉承、讨好别人的行为。在中国漫长的封建时代,“拍马屁”可是官场升官发财的秘诀。那为什么奉承讨好别人便是“拍马屁”呢? 顾名思义,“拍马...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7 评分

4427 何谓“矮子看戏,随人叫好”,这句令人发笑的话出自何处?

“矮子看戏,随人叫好”是个俗语。语出自《朱子语类》卷二十七:“正如矮人看戏一般,见前面人笑,他也笑,他虽眼不曾见,想必是好笑,便随他笑。”这是朱熹打的一个比方,后来就用“矮...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7 评分

4428 民间有“儿大不由爷,女大不由娘”的老话,这句话有什么说道?

“儿大不由爷,女大不由娘”是说孩子长大了以后,就会经常做出和父母意见相左的事情来。那么为什么人们喜欢这么说,它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吗? “爷”在古代一般不用来表达“祖父”的...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