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流蛙-发现好工作
北京 2023-11-07 00:00:00 评分

4390 过端午节的时候,家家插艾蒿、剪“艾虎”,这是为什么?

端午节,民间有吃粽子、插艾蒿、剪“艾虎”的习俗。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那么插艾蒿、剪“艾虎”又是为了什么呢?


有这样一种说法认为,五月是“毒月”,五月中尤以五月初五这天毒气最重。相传,这天是天帝派天神向人间散播瘟疫的日子。不单天降瘟疫,世间的蛇、蜥蜴、蜈蚣、蝎子、癞蛤蟆等毒物也会在这天兴风作浪,一些妖魔鬼怪也会趁百毒入侵之时出来害人。为了驱邪镇妖,人们将画有钟馗、张天师等图案的捉鬼降魔符咒贴在大门上;为了驱瘟解毒,人们还在符咒旁边挂上艾蒿等药草。后来,便形成了端午挂门神、插艾草、贴“艾虎”的习俗。


据说,“艾虎”是张天师的坐骑,是一头很有灵性的神兽,具有镇邪驱魔的法力。据《岁时广记》记载:端午这天,许多人将艾草扎成小老虎的形状,或悬挂于门前,或戴在身上;也有人用红纸剪出小老虎图案,粘于艾叶上,制成饰物佩戴于头上,用来防毒除瘟。


另外,人们还会折些菖蒲、艾蒿等植物,悬挂在房门窗前。人们相信,这些草药与瘟疫毒虫相克,放在身边,可以保佑身体健康。古人这样做虽有迷信成分,但是其中不乏科学依据:艾蒿、菖蒲之类,久置于床前,散发出来的气味融合在空气中,确有驱蚊防毒的功效,而且菖蒲还有祛风、凝神的作用。


古人认为,雄黄酒能杀百虫,治百邪,防百病。因而,在端午节还有用雄黄粉清洁屋子,用雄黄酒擦拭皮肤的习俗。


时至今日,人们虽然不再相信端午避邪除瘟的迷信说法,但作为传统文化,插艾蒿、剪“艾虎”的习俗依然被延续下来。


赞同·0
再接再厉·0
公考常识5000题
1.0
关注
公务员考试的常识部分,是考公最让人头疼的部分之一。常识分数不高,但是范围极广,涵盖了政治、法律、经济、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的知识,导致复习效率极低。 本模块整理了最可能考到的常识问题,每个问题短小简练,适宜利用碎片时间复习,建立初步的印象,用最高效的方式来准备常识部分。
相关工作感受
热门工作感受
北京 2023-11-07 评分

4388 古时的“寒食节”为什么不允许生火做饭?

相传,春秋战国时期,公子重耳为逃避晋献公宠妃俪姬的迫害,流亡异乡。颠沛流离之中,食不果腹是常有的事。据说有一天,几天没吃饭的重耳饿昏了过去。追随他的臣子们也饿得东倒西歪,重...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7 评分

4389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吗,为什么还有人说是纪念伍子胥呢?

每年阴历的五月初五,各地都会举行龙舟竞技活动。锣鼓喧天,群龙遨游,场面颇为壮观。关于端午佳节的起源,民间有这样几种说法: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两句诗,道出了端...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7 评分

4391 中国人有重阳节登高饮酒,插茱萸辟邪的习俗,这个习俗因何而起?

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说道:“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古人认为,九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连,谓之重阳。那么重阳这天,人们登高饮酒,遍插茱萸赏秋菊的习俗是怎...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7 评分

4392 民间有冬至节“不吃水饺,冻掉耳朵”的说法,这是为什么?

老北京有俗语说“冬至馄饨夏至面”。民间还有“冬至节,不吃水饺冻掉耳朵”的说法。为什么会有这个说法呢? 据史料记载,冬至作为节日来过,源于汉代。唐朝以后,这一天又多了祭祖的习...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7 评分

4393 腊八节因何而设,为什么要在这一天喝“腊八粥”呢?

腊月初八被人们称为腊八节。民间传说,腊七腊八,冻掉下巴。所以,腊八节这天家家户户都要熬腊八粥喝,以防下巴被冻掉。那么,这一习俗是从何而来呢? 据史料记载,农历的十二月,夏代...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