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流蛙-发现好工作
北京 2023-11-05 00:00:00 评分

4246 人们往往把底本叫做“蓝本”,为什么这么说,“蓝本”到底是何物?

“蓝本”一词,原是古人印刷书籍过程中的一个专用词。


在古代,人们称雕版或活字版印刷的图书为“版本”。因版印书一般为墨印,故又称“墨本”。明清之际,技术进步,出现了红色、蓝色印本,分别称“朱印本”、“蓝印本”。这种“朱印本”、“蓝印本”并不批量印刷,而是在用以印刷的模板做好之后,刊刻人先以红色或蓝色印出几本,用作校对之用,以改正模板中的错误,相当于现在印刷过程中的“校样”。定版之后再用墨印正式批量印刷。《书林清话》载:“其一色蓝印者,如黄记《墨子》十五卷,……此疑初印样本,取便校正,非以蓝印为通行本也。”因这些本子是一部书成版以后最初印制的,常称为“初印红本”、“初印蓝本”。又因“初印蓝本”最常见,所以,人们便把印刷工作底本简称为“蓝本”。


后来“蓝本”一词逐渐演变,不再局限于印刷领域,引申为一种泛泛意义上的原始的参照物。


赞同·0
再接再厉·0
公考常识5000题
1.0
关注
公务员考试的常识部分,是考公最让人头疼的部分之一。常识分数不高,但是范围极广,涵盖了政治、法律、经济、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的知识,导致复习效率极低。 本模块整理了最可能考到的常识问题,每个问题短小简练,适宜利用碎片时间复习,建立初步的印象,用最高效的方式来准备常识部分。
相关工作感受
热门工作感受
北京 2023-11-05 评分

4244 谁写了篇文章,导致“洛阳纸贵”,文章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洛阳纸贵”的故事出自《晋书·文苑·左思传》。说的是西晋泰康年间,洛阳一个叫左思的文学青年写了一篇叫《三都赋》的文章,由于写得太好,时人争相传抄,结果竟然导致洛阳市面上的纸...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5 评分

4245 什么人可以称为“读书种子”,这个说法是怎么来的?

关于“读书种子”,应该说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意思。 广义上讲,那些有上进心、志于读书又表现出一定灵性的青少年均可称为“读书种子”,相当于现在的中小学里成绩好的学生。如宋代周密的...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5 评分

4247 “牛角挂书”的典故源于何处?

“牛角挂书”是发生在隋末农民起义中的瓦岗军后期领袖李密身上的故事。李密,字法主,京兆长安人。李密祖上本是北周和隋朝贵族,到他这代时,已经衰落了。凭借着祖上的荫庇,李密在大概...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5 评分

4248 《百家姓》为什么按“赵钱孙李”的顺序排列,这部书只记录了100个姓氏吗?

《百家姓》相传由北宋初年吴越钱塘地区的一个书生所编撰。书中将常见的姓氏编成四字一句,两句一韵的短文,读来朗朗上口,易学好记,流传广泛,影响深远。其与后来的《三字经》、《千字...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5 评分

4249 宋代有一种“话本”文学,这是一种什么文学,为何叫“话本”?

宋代,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大量的商人和手工劳动者涌入城市,逐渐形成了一个结构复杂的市民阶层。由于相对有闲有钱的市民阶层的崛起,城市文化需求便多起来,于是各种民间艺人纷纷向城...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