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详情
北京 2023-11-05 00:00:00 评分

4245 什么人可以称为“读书种子”,这个说法是怎么来的?

关于“读书种子”,应该说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意思。


广义上讲,那些有上进心、志于读书又表现出一定灵性的青少年均可称为“读书种子”,相当于现在的中小学里成绩好的学生。如宋代周密的《齐东野语·书种文种》中言:“山谷云:‘士大夫子弟,不可令读书种子断绝,有才气者出,便当名世矣。’”关于“读书种子”的说法,最早的文字记载也只能追溯到宋代。可见,“读书种子”刚产生时便是指这种广义上的意思。


而狭义上来讲,“读书种子”指的是在文化上能够承先启后的读书人。这比广义的“读书种子”的标准可就高多了,恐怕只有历代顶尖级的文人学者才能担得起这种称呼。这种狭义的“读书种子”的意思,产生于明朝,其具体来源还有个相当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


明太祖朱元璋死后,其孙建文帝继位,而建文帝的叔叔燕王朱棣因为不满建文帝的削藩政策而起兵造反。朱棣在军事上取得优势,准备南下进攻南京。军师姚广孝向朱棣谏言道:“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意思是攻破南京后,方孝孺肯定不会投降,但是你不要杀他,杀了他,天下读书种子就绝了。但最终朱棣还是杀了方孝孺,并且是以“诛十族”的残酷方式。显然,这里的“读书种子”,就非一般意义上的志于学习的年轻人了。方孝孺乃明代名儒宋濂得意门生,为当时名流大家。《明史》记载:“孝孺工文章,醇深雄迈,每一篇出,海内争相传诵。”自此,“读书种子”便具有了新的更高标准的含义,指那些在学问上能够继往开来的大学问家。


赞同·0
再接再厉·0
公考常识5000题
1.0
关注
公务员考试的常识部分,是考公最让人头疼的部分之一。常识分数不高,但是范围极广,涵盖了政治、法律、经济、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的知识,导致复习效率极低。 本模块整理了最可能考到的常识问题,每个问题短小简练,适宜利用碎片时间复习,建立初步的印象,用最高效的方式来准备常识部分。
相关工作感受
热门工作感受
北京 2023-11-05 评分

4243 曹操为什么要用金璧赎回蔡文姬,他与蔡文姬的父亲是好朋友吗?

三国时期的刘备、孙权、曹操三雄之中,最有文化修养的大概要算曹操了。曹操是建安文学领袖之一,非常重视有才华之人,而尤其使其留下千古美名的,则是花重金赎回一代名媛蔡文姬。 蔡文...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5 评分

4244 谁写了篇文章,导致“洛阳纸贵”,文章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洛阳纸贵”的故事出自《晋书·文苑·左思传》。说的是西晋泰康年间,洛阳一个叫左思的文学青年写了一篇叫《三都赋》的文章,由于写得太好,时人争相传抄,结果竟然导致洛阳市面上的纸...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5 评分

4246 人们往往把底本叫做“蓝本”,为什么这么说,“蓝本”到底是何物?

“蓝本”一词,原是古人印刷书籍过程中的一个专用词。 在古代,人们称雕版或活字版印刷的图书为“版本”。因版印书一般为墨印,故又称“墨本”。明清之际,技术进步,出现了红色、蓝色...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5 评分

4247 “牛角挂书”的典故源于何处?

“牛角挂书”是发生在隋末农民起义中的瓦岗军后期领袖李密身上的故事。李密,字法主,京兆长安人。李密祖上本是北周和隋朝贵族,到他这代时,已经衰落了。凭借着祖上的荫庇,李密在大概...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5 评分

4248 《百家姓》为什么按“赵钱孙李”的顺序排列,这部书只记录了100个姓氏吗?

《百家姓》相传由北宋初年吴越钱塘地区的一个书生所编撰。书中将常见的姓氏编成四字一句,两句一韵的短文,读来朗朗上口,易学好记,流传广泛,影响深远。其与后来的《三字经》、《千字...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