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详情
北京 2023-11-04 00:00:00 评分

4211 三十六计中,“围魏救赵”十分有名,它来自一场怎样的战争?

“围魏救赵”是中国古代的一个经典战例,被列为三十六计之一。它来自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桂陵之战,与中国古代著名军事家孙膑有关,典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孙膑和庞涓都是鬼谷子的学生,二人年轻的时候曾一起学习。孙膑的才华要高于庞涓,遭到庞涓的嫉妒。二人出师后,庞涓到了魏国,很快受到魏王的重用。后来孙膑也来到魏国,庞涓一边假惺惺地说要帮其引荐,另一方面又在魏王面前说了很多孙膑的坏话。于是孙膑被剜去两个膝盖骨,成了废人。后来在齐国使臣的帮助下才逃出魏国。


魏王为了报赵国夺中山之仇,命令庞涓率领大军攻打赵国。庞涓认为中山不过弹丸之地,还不如直接攻打邻近的赵都邯郸。魏王采纳了他的意见,命令大军攻打赵国的都城。邯郸告急,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以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率军十万来解赵国之围。大军行到赵国边境,孙膑建议说,去邯郸还不如直接攻打魏国,因为这种情况下,魏国精锐部队全部调走了,国内空虚。如果避实就虚,那么庞涓就不得不回救,到时候我们再在他回归的路上设伏,就能打败魏军。于是田忌转而攻打魏国,庞涓果然撤军,在桂陵遭到齐国军队的伏击,伤亡惨重,自己勉强逃回大梁。


这便是成语“围魏救赵”的来历,比喻通过袭击敌人后方的军事要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后来庞涓又和赵国一起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孙膑利用减灶的办法制造齐国军队大量逃亡的假象,引诱庞涓轻敌冒进。在马陵道上,庞涓中伏,被乱箭射死。从这两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孙膑的确是个了不起的军事家,他所著的《孙膑兵法》一直是后代战略家必读之物。


“围魏救赵”的本质在于避实就虚,调动敌人,再寻找机会歼灭敌人。作为一次著名战役,“围魏救赵”堪称军事史上的教科书战例,作为一种军事思想,至今它依然闪耀着光芒。


赞同·0
再接再厉·0
公考常识5000题
1.0
关注
公务员考试的常识部分,是考公最让人头疼的部分之一。常识分数不高,但是范围极广,涵盖了政治、法律、经济、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的知识,导致复习效率极低。 本模块整理了最可能考到的常识问题,每个问题短小简练,适宜利用碎片时间复习,建立初步的印象,用最高效的方式来准备常识部分。
相关工作感受
热门工作感受
北京 2023-11-04 评分

4209 清朝的“八旗制度”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八旗”分别指什么?

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朝代,从努尔哈赤在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正式创立,到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时瓦解,前后存续三百余年时间,历经兴衰。可以说整个清朝的历史,也...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4 评分

4210 晚清战争题材的影视剧中,士兵的军服后有的写“兵”,有的书“勇”,这是怎么回事?

晚清战争题材的电视剧中,在一些战争场面上,士兵军服背后的字并不一致。有的写“兵”,有的为“勇”。那么“兵”和“勇”有区别吗? 要弄明白这个问题,首先就要明白清朝军队的编制。...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4 评分

4212 “纸上谈兵”说的是谁,他在哪一场战役中兵败身死,并给赵国带来灭顶之灾?

“纸上谈兵”,意思就是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这个典故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括是赵国名将赵奢之子,幼习兵法,谈论兵书战策常常口若悬河,就...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4 评分

4213 “背水一战”是怎么来的?

“背水一战”比喻没有退路,与敌人决一死战。这个典故和韩信有关。韩信是刘邦手下的著名将领,还定三秦的战略就是他制定的。在打败项羽之前,他先后击败了背叛刘邦的魏王豹和赵王歇。“...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4 评分

4214 一饭千金是指什么意思?

一饭千金,比喻“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语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韩信在年...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