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详情
北京 2023-11-04 00:00:00 评分

4210 晚清战争题材的影视剧中,士兵的军服后有的写“兵”,有的书“勇”,这是怎么回事?

晚清战争题材的电视剧中,在一些战争场面上,士兵军服背后的字并不一致。有的写“兵”,有的为“勇”。那么“兵”和“勇”有区别吗?


要弄明白这个问题,首先就要明白清朝军队的编制。清军最初的军队编制为努尔哈赤开创的八旗部队。后来随着队伍的不断扩大,又增加了蒙八旗和汉八旗。八旗兵实行世兵制,平时耕猎,战时出征。“兵”在16岁以上的八旗男性子弟中挑选,剩下的叫“余丁”,不满16岁的叫“幼丁”,属于预备兵的范围。


清军入关后,又陆续招募了大量绿营兵。绿营兵插绿色旗帜,以营为建制单位,故称绿营兵。八旗兵和绿营兵都属于“兵”的范围。但后来八旗兵养尊处优,逐渐丧失了战斗力。平定三藩叛乱时,康熙主要借助的就是绿营兵的力量。到雍正时,由于一再强调“八旗乃满洲之根本”,士气有所恢复。八旗兵一般卫戍京师,绿营兵则分散于全国各地。


“勇”的产生是在乾隆以后,当时由于战争大量减员,需要及时补充兵员。于是一些乡勇、团练被临时招募来组成军队,战争结束后就解散。可见“勇”和“兵”比起来就是杂牌军,没有正式的编制。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曾国藩曾大量招募乡勇组成湘军,定兵制,发饷粮,称为勇营。从此后“勇”逐步代替了“兵”,成为国家军事的主要力量。勇营是拿国家粮饷的私募武装,所谓“兵为将有”;士兵和军官只效忠自己的长官,不直接听命于皇上。


赞同·0
再接再厉·0
公考常识5000题
1.0
关注
公务员考试的常识部分,是考公最让人头疼的部分之一。常识分数不高,但是范围极广,涵盖了政治、法律、经济、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的知识,导致复习效率极低。 本模块整理了最可能考到的常识问题,每个问题短小简练,适宜利用碎片时间复习,建立初步的印象,用最高效的方式来准备常识部分。
相关工作感受
热门工作感受
北京 2023-11-04 评分

4208 密码是现代军事斗争中的重要技术,中国古代有密码吗,最初形式是什么?

密码在现代军事学上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通过破译密码,可以知晓对方的行军或作战部署,得到这些信息后就可以提前做好准备,从而取得战争的胜利。那么中国古代是否有密码,最初又是什...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4 评分

4209 清朝的“八旗制度”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八旗”分别指什么?

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朝代,从努尔哈赤在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正式创立,到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时瓦解,前后存续三百余年时间,历经兴衰。可以说整个清朝的历史,也...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4 评分

4211 三十六计中,“围魏救赵”十分有名,它来自一场怎样的战争?

“围魏救赵”是中国古代的一个经典战例,被列为三十六计之一。它来自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桂陵之战,与中国古代著名军事家孙膑有关,典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孙膑和庞涓都是鬼谷...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4 评分

4212 “纸上谈兵”说的是谁,他在哪一场战役中兵败身死,并给赵国带来灭顶之灾?

“纸上谈兵”,意思就是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这个典故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括是赵国名将赵奢之子,幼习兵法,谈论兵书战策常常口若悬河,就...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4 评分

4213 “背水一战”是怎么来的?

“背水一战”比喻没有退路,与敌人决一死战。这个典故和韩信有关。韩信是刘邦手下的著名将领,还定三秦的战略就是他制定的。在打败项羽之前,他先后击败了背叛刘邦的魏王豹和赵王歇。“...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