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详情
北京 2023-11-04 00:00:00 评分

4194 古代军队为什么把人头称为“首级”,与军功有关吗?

“首”是象形字,在古代汉语中就是“头”的意思。金文中,上半部分代指头皮和毛发,下半部分则指人的脸部和五官。“首级”也是表示头颅的含义,那么“首”和“级”是从什么时候起联系到一起的呢?


这与中国古代的军功制度密不可分。古代打仗,无论将军还是士兵,都希望能够建功立业。评定军功的大小主要看杀敌的多寡。战国时清点记功,有采取割敌左耳的方式。如《左传·宣公二年》中记载“俘二百五十人,馘百人”,其中“馘”就是割敌耳朵的含义,意为杀了100多人。


“首”和“级”联系起来源于秦国的商鞅变法。商鞅废除原来的爵位世袭制度,代之以二十级军功制度。从低到高依次为:公士,上造,簪袅,不更,大夫,官大夫,公大夫,公乘,五大夫,左庶长,右庶长,左更,中更,右更,少上造,大上造,驷车,大庶长,关内侯,彻侯。


具体规定为秦国的士兵只要斩获敌人“甲士”(军官)一个首级,就可以获得一级爵位“公士”、田一顷、宅一处和仆人一个。斩杀的首级越多,获得的爵位就越高。证据是敌人的人头(首级)。就是说在战后,要把敌人的人头砍下来,带回军营,作为证据。如果一个士兵在战场上斩获两个敌人“甲士”首级,他做囚犯的父母就可以立即释放。如果他的妻子是奴隶,也可以转为平民。杀敌人5个“甲士”可拥有5户人的仆人。


这样,斩获敌人头颅就和级别联系起来,因此称为“首级”。秦国的二十级军功制度保证了秦军的战斗力,秦军因此成为“虎狼之师”,为后来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但这种制度也有弊端,后来发生将领以屠杀百姓取头邀功或士兵为争功而自相残杀的情形。北宋时,该制度在大将狄青的提议下废除。


赞同·0
再接再厉·0
公考常识5000题
1.0
关注
公务员考试的常识部分,是考公最让人头疼的部分之一。常识分数不高,但是范围极广,涵盖了政治、法律、经济、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的知识,导致复习效率极低。 本模块整理了最可能考到的常识问题,每个问题短小简练,适宜利用碎片时间复习,建立初步的印象,用最高效的方式来准备常识部分。
相关工作感受
热门工作感受
北京 2023-11-04 评分

4192 “七方”“十剂”分别指什么?

“七方”和“十剂”是中国传统医学方剂分类的一种方法。所谓“七方”是指大方、小方、缓方、急方、奇方、偶方、复方七种;所谓“十剂”指的是宣剂、通剂、补剂、泄剂、轻剂、重剂、滑剂...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4 评分

4193 古代为什么把接生婆叫“稳婆”,她们还有别的名称吗?

“稳婆”是旧时民间以替人接生为业的人,一般为中年妇女,又叫“隐婆”、“产婆”、“收生婆”、“接生婆”、“老娘婆”等。稳婆一词的来源,最早见于蒋一葵所著《长安客话》:“每年都...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4 评分

4195 何谓“三军”,形成于什么时候?

看古典演义小说或戏剧经常能听到“三军”的说法。统帅在下命令的时候,开头一句便是“三军听令”。那古代所说的“三军”是现在所指的陆、海、空三军吗? 很明显,古代有水军,却没有大...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4 评分

4196 诸葛亮的《八阵图》就是一座石阵吗?中国的阵法创于何时?

唐代大诗人杜甫在避乱成都期间,曾多次游览武候祠,并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句。比如“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是赞美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功盖三分国,名成八...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4 评分

4197 古人常说“大战三百回合”,什么是“回合”?

有人认为,古代作战,武将骑在马上,往来厮杀。一次交战的过程便是“合”,一次交战完成后退便是“回”,因此叫“回合”。大战300回合也就是大战300个来回的含义。这种解释有一定...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