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详情
北京 2023-11-02 00:00:00 评分

4120 子贡说自己的老师“学无常师”,这是怎么回事?

《论语》记载,有一次卫国的公孙朝问子贡:“仲尼的学问是从哪里学来的?”子贡说:“周文王武王之道,并没有失传,而是散落世间。贤能的人可以明了它的根本,不贤的人只了解它的末节。文武王道处处存在,我的老师何处不学,又何必要有固定的老师传授呢?”这便是子贡所说的孔子“学无常师”。


事实上的确如此。孔子自幼聪慧好学,15岁便立志向学,处处留心。他不仅从文献中学习,还抓住各种机会学习。为了学礼,孔子曾亲自到宋国、东周洛邑(洛阳)专门考察夏商周三代之礼。在洛邑访问时,他“入太庙,每事问”,并求教于当时在洛邑做官的老子。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他还曾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正是通过这些学习,孔子深谙礼仪,熟悉音乐,为晚年着手整理《乐经》、《礼记》等儒家六经打下了基础。


另外,孔子虽然博学,却并非浅尝辄止。比如,他向师襄学琴时,师襄教了他一支曲子,孔子连续练习了10天后,师襄说:“这曲子你已经会了,我再教你一首吧。”孔子却说:“曲子虽然会弹了,但演奏技巧还没娴熟呢!”过了几天,师襄又说:“你的技巧也已经很好了,学新曲子吧。”孔子却说:“可我还没有理解曲子的神韵呢!”几天后,师襄又提出换新曲时,孔子说:“我还没有能想象作曲者的样子呢!”说罢继续弹奏。过了段日子,孔子突然领悟,说道:“我终于能想象出作曲者的样子了,作此曲的人肤色黝黑,身材高大,目光深邃,若有四海。他一定是周文王!”师襄听后十分钦佩地说:“这个曲子正是《文王操》啊!”


这个例子也生动地说明了孔子虽“学无常师”,但并非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地胡乱学习,而是有他自己独到的一套方法。


赞同·0
再接再厉·0
公考常识5000题
1.0
关注
公务员考试的常识部分,是考公最让人头疼的部分之一。常识分数不高,但是范围极广,涵盖了政治、法律、经济、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的知识,导致复习效率极低。 本模块整理了最可能考到的常识问题,每个问题短小简练,适宜利用碎片时间复习,建立初步的印象,用最高效的方式来准备常识部分。
相关工作感受
热门工作感受
北京 2023-11-02 评分

4118 中国最早的学校出现在何时,当时也叫“学校”吗,有“小学”、“中学”、“大学”的区分吗?

中国教育传统非常悠久,夏朝时便设有“序”、“校”、“庠”等专门的官方教育机构,后来商朝则增加了“学”和“瞽宗”,周代的官方学校则大致沿用了夏商时期的校名,并进一步完善了教育...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2 评分

4119 古代的蒙学是指什么?

所谓蒙学,指中国传统的幼儿启蒙教育。古代殷实之家的儿童一般会在4岁左右开始读私塾,称之为“开蒙”。学习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学习衣帽整洁、洒扫应对、文明礼貌之类。二是读背一些...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2 评分

4121 六艺具体是指哪六艺

关于“六艺”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认为“六艺”是周朝时要求贵族子弟掌握的六种技艺,具体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六种。礼包括恰当的个人礼仪、行为规范、宗教仪式等;乐包含音乐...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2 评分

4122 孔子是最早创办私学的人吗,后世皇帝为何要把他奉为“万世师表”?

春秋时期,周王朝王权衰落,一些朝廷官员感到天下即将大乱,纷纷离开朝廷,有的到诸侯国为诸侯服务,有的则走向民间。同时,在诸侯纷争的局面下,一些诸侯国的官员因为本国的衰落,也纷...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2 评分

4123 何谓“丧家狗”,用它称呼孔夫子是对圣人的侮辱和不敬吗?

“丧家狗”,顾名思义,是丢了家的狗。用在人身上,显然不是什么好词儿,一般是形容一个人的狼狈相。春秋时有一个郑国人曾经以此来比喻孔子,但在当时,却只是对于孔子处境的客观描述,...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