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详情
北京 2023-11-01 00:00:00 评分

4108 “半部《论语》治天下”真是赵普说的吗?他是这么践行的吗?

“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流传很广,据说出自宋代宰相赵普之口。最早提到这件事的是南宋罗大经编的《鹤林玉露》:“赵普再相,人言普山东人,所读者止《论语》……太宗尝以此语问普,普略不隐,对曰:‘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后来赵普病逝,人们发现他的书箧里面果真只有一部《论语》。这便是这则典故的来源。


对于这个故事,后世学者多有考证与猜测,最后出现了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赵普确实说过这样的话,但说这话的背景却并非故事中所传递出的那样。赵普原本是淮南滁州的一名教师。公元956年,为了争夺淮南江北地区,后周大将赵匡胤率领大军与南唐守军在滁州打了一场恶仗。由于得到了赵普的帮助,赵匡胤大获全胜。从此以后,赵普便被视作心腹,与赵匡胤如影随形,直至宋朝立国,赵普被任命为宰相。宋朝建立后,鉴于五代武将拥兵自重,不受中央节制的教训,赵匡胤提出“兴文教,抑武事”,“与士大夫治天下”。君臣上下,注重文教蔚然成风。相形之下,赵普的学力已明显跟不上形势。尤其是赵普经历被罢相,出任河阳节度使,回朝再次出任宰相时,满朝都是有学识的文人,他的学术劣势更凸显出来。于是出现了前面《鹤林玉露》所记载的事情。将背景还原之后,可以看出这句话其实是赵普遭人轻视之后的一句牢骚不平之话——我虽然没有学问,只读过《论语》,但谁有我的功劳大,能力强?而这则故事所传递的实际内涵是说赵普的学识浅陋,而后人却将理解的重心偏向了《论语》的巨大实用价值。


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半部《论语》”之说其实并不存在。这句话只是在宋代政治派别及儒学发展中新学与道学的斗争中,程朱学派信徒为凸显《论语》的价值,故意编造的一句谎言。这种说法也是有根据的,因为在南宋朱熹撰写的《五朝名臣言行录》中,以赵普居首,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也详细记载了赵普的言行,但二书均无赵普“半部《论语》”的记载。


赞同·0
再接再厉·0
公考常识5000题
1.0
关注
公务员考试的常识部分,是考公最让人头疼的部分之一。常识分数不高,但是范围极广,涵盖了政治、法律、经济、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的知识,导致复习效率极低。 本模块整理了最可能考到的常识问题,每个问题短小简练,适宜利用碎片时间复习,建立初步的印象,用最高效的方式来准备常识部分。
相关工作感受
热门工作感受
北京 2023-11-01 评分

4106 “河图”、“洛书”究竟是什么,它们真是灵龟从水里带出来的吗?

河图、洛书是中国文化最古老,最神秘的事物之一。对于其究竟为何物,来源于何处,如今只剩下种种传说,以及古人在典籍中留下的对于这些传说的种种猜测。 早在古代,人们对河图、洛书具...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1 评分

4107 《易经》主要讲诉了什么内容?

《易经》是中国一部古老而深邃的经典,其中蕴含了中国古人的最高智慧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易经》共有六十四卦,分为“经”、“传”两部分。据说“经”部分为周文王被商纣王...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1 评分

4109 周敦颐才是理学的开山祖师,可是人们却说“程朱理学”,这是怎么回事?

提起周敦颐,可能许多人对他印象只是他的那篇被选入中学课本的《爱莲说》。其实他不仅是个文学家,而且还是个思想家,他的哲学思想在中国历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周敦颐的思想主要...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1 评分

4110 “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属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的前两目。在《大学》原文中为“欲诚其意者...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1 评分

4111 王阳明的“心学”是一种什么学问,就是他说的凭“良知”做事吗?

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阳明是他的号,明代著名哲学家,中国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心学”大师。 “心学”作为儒家的一门学派,最早可以追溯到孟子,然后经北宋程颢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则...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