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详情
北京 2023-11-01 00:00:00 评分

4089 夷夏之辨是指什么意思?

夷夏之辨指古时候中国人对于“华夏”和“夷族”的区分,本质而言,是中国的文化认同问题。早在上古时期,人们就以地域关系来辨别夷夏,以中原地区为中国,而以周边的少数民族为四夷。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华夏与夷狄地缘关系被打破,礼仪文化则成了区分夷夏的标准,人们认为“中国”“先进于礼乐”,而四夷“后进于礼乐”。汉代公羊学兴起后,从《公羊传》到董仲舒再到何休,都热衷于夷夏之辨。经过系统的阐发,夷夏之辨成为历代政治统一的文化思想支点。


晚明时期,西方传教士到中国后,瞿太素在《职方外纪小言》中进一步提出“夏夷之辩”的新人文主义标准:“其人而忠信也,明哲焉,虽远在殊方,诸夏也。若夫汶汶焉,汩汩焉,寡廉鲜耻焉,虽近于比肩,戎狄也。”“夷夏之辨”由此增加了道德的标准,有了文明和野蛮之辨的意味。


赞同·0
再接再厉·0
公考常识5000题
1.0
关注
公务员考试的常识部分,是考公最让人头疼的部分之一。常识分数不高,但是范围极广,涵盖了政治、法律、经济、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的知识,导致复习效率极低。 本模块整理了最可能考到的常识问题,每个问题短小简练,适宜利用碎片时间复习,建立初步的印象,用最高效的方式来准备常识部分。
相关工作感受
热门工作感受
北京 2023-11-01 评分

4087 古人把人分为“君子”和“小人”依据的标准是什么,这种分法体现了怎样的思想?

古人之所以将人分为“君子”和 “小人”,完全是继承了孔子的说法。而其标准也大体上是按照孔子针对这两种人的言论而定,只是后来逐渐有所发展完善,形成了一种普遍而固定的说法。 孔...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1 评分

4088 “学在四夷”是什么意思,孔子为什么要这么说,体现了一种什么思想?

“学在四夷”的完整说法是“天子失官,学在四夷”,意思是天子丧失了自己的职守,原本由天子掌握的文化学术流落到诸侯国乃至东夷、西戎、南蛮、北狄所处之地。 鲁昭公十七年(公元前5...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1 评分

4090 孔子去世后,弟子中是谁光大了孔子的思想,历史上是否存在过“思孟学派”?

据《史记·儒林列传》记载,孔子去世后,七十二弟子有的从政,做了卿相;有的回归故里,隐居不仕;有的则按照老师的模式,聚众讲学。多数弟子并没有因为孔子的去世而荒废了孔子的学说,...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1 评分

4091 子曰“仁者爱人”,墨子曰“兼爱”,同样强调“爱”,为何还要分儒家、墨家?

儒家所提倡的“仁爱”与墨家所说的“兼爱”虽然都提倡“爱”,但其内在层次上是有差别的。 儒家的爱是推己及人,是有次第的,即以自己为中心,层层外推,由近及远。先是爱自己的父母兄...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1 评分

4092 中国的典籍中,《孙子兵法》在国外备受追捧,这是为什么呢?

《孙子兵法》应该是在国外知名度最高的中国典籍之一。《孙子兵法》在西方被译作《战争的艺术》(The Art of War),早在18世纪即由西方传教士带到了西方,直到现在还常...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