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详情
北京 2023-10-30 00:00:00 评分

4040 民间有“千夫所指,无疾而终”的说法,“千夫指”出自何处,所指何人?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被喻为中国的托尔斯泰。他的两句《自嘲》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表达了自己对权贵的厌恶和对青年朋友的热爱之情。“千夫指”就是“千夫所指”,比喻为众人讨厌和指责。原来是贬义,这里鲁迅反其道而行之,表达自己即使为那些所谓的权贵和名流憎恨,也要坚持自己的战斗。


“千夫指”在历史上确有典故。原为“千夫所指,无疾而终”,与一个叫董贤的人有关。据说汉哀帝是个同性恋,他很喜欢当时的御史董恭之子董贤。董贤长相很是俊美,哀帝一次在宫中看到,被他的容貌吸引,拜他为黄门郎;后来更是升为大司马,也纳他的妹妹进宫做了昭仪。


据说有一次,哀帝睡觉醒时董贤尚未醒,哀帝乃命人割裂衣袖起身,以免惊醒董贤,这就是成语“断袖之癖”的由来。


喜欢一个人到这种程度,自然会爱屋及乌。汉哀帝先是赏赐了董贤很多财物,接着升他的父亲为少府,赐爵关内侯。董贤妻子的家人亦获任官职,甚至董贤家的僮仆亦受到哀帝赏赐。发展到最后,哀帝想封董贤为侯,丞相王嘉反对,认为“往古以来,贵臣未尝有此,流闻四方,皆同怨之”,说董贤“千夫所指,无疾而终”。意思是如果封他为侯,必然为万人指责,他也得不到什么好的下场。但汉哀帝不听,将王嘉抓到监狱里。王嘉在狱中绝食二十余日,呕血而死。


“无疾而终”常用来表达自然死亡,但“千夫所指,无疾而终”表达的却是为众人所厌恶和憎恨必然没什么好结果。”


赞同·0
再接再厉·0
公考常识5000题
1.0
关注
公务员考试的常识部分,是考公最让人头疼的部分之一。常识分数不高,但是范围极广,涵盖了政治、法律、经济、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的知识,导致复习效率极低。 本模块整理了最可能考到的常识问题,每个问题短小简练,适宜利用碎片时间复习,建立初步的印象,用最高效的方式来准备常识部分。
相关工作感受
热门工作感受
北京 2023-10-30 评分

4038 人们常用“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比喻不得不干,这个说法有何来历?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是指箭搭在弓弦上,不得不发射出去。比喻情势紧急,不得不采取措施或事出无奈。语出自三国魏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李善注引《魏志》:“矢在弦上,不可不发。”另...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0-30 评分

4039 谁最早说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的?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是靠近朱砂的就变红,靠近墨的就变黑,强调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关于这句话最初是由谁说的,颇有争议。有人说是孔子教育学生时说的,有人说是宋代的朱熹说...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0-30 评分

4041 “一不做,二不休”一语简单精妙,这句话从哪里来的?

“一不做,二不休”意思是要么不做,要么就坚持到底。这句话出自唐代赵元一《奉天录》卷四:“光晟临死言曰:‘传语后人,第一莫作,第二莫休。’” 唐代张光晟,京兆周至人,初为骑卒...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0-30 评分

4042 何谓“风马牛不相及”,是说追不上被大风吹散的牛和马吗?

“风马牛不相及”这个成语常用来表达彼此之间毫无关联。如郭沫若《百花齐放·杜鹃花》:“咱们彼此其实没有丝毫关联,望帝和杜鹃也风马牛不相及。”这个词语出自《左传·僖公四年》:“...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0-30 评分

4043 “画鬼容易画人难”出自何处,是说鬼长得都是一个样子,所以好画吗?

“画鬼容易画人难”这个词语最初为“画鬼容易,画犬马难”,语出自战国时韩非《韩非子·外储说上》:“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难。’‘孰最易者?’曰...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