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详情
北京 2023-10-30 00:00:00 评分

4042 何谓“风马牛不相及”,是说追不上被大风吹散的牛和马吗?

“风马牛不相及”这个成语常用来表达彼此之间毫无关联。如郭沫若《百花齐放·杜鹃花》:“咱们彼此其实没有丝毫关联,望帝和杜鹃也风马牛不相及。”这个词语出自《左传·僖公四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齐桓公是中国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有一次他纠合了鲁、宋、陈、卫、郑、许、曹七个诸侯国的兵力,南下攻打小小的蔡国,并一举将其击垮。然后,齐桓公命令部队继续南进,准备攻打楚国。军队进入到楚国的陉(今河南郾城县境)时,楚成王派出代表,到前线责问齐桓公道:“君居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我地也,何故?”意思是说:“齐国在北方,我们在南方,中间路途遥远,彼此风马牛不相及,没想到你们竟然兴师侵入中国领土,这是什么缘故呢?”


这便是成语“风马牛不相及”的出处。当时,齐国管仲出来应对楚国的责问,自然胡扯一通。楚国见对方人马众多,打起来也未必能胜。于是双方罢战,停止了干戈。这里提到“风马牛”后世多有争论,关键在对“风”的解释上。


一说认为“风”为“牝牡相诱”事,《书经·费誓》说:“马牛其风。”后汉贾逵注曰:“风,放也,牝牡相诱谓之风。”公的和母的牛马,在一起互相引诱,叫做“风”。齐国和楚国,即使像马牛雌雄相互引诱这类普遍细微的事情上都没有关系,言指毫不相关。另说认为“风”在古代汉语中与“放”同,意为“放逸、走失”。齐国和楚国相距千里,即使放逸或走失的牛马都不可能走到一起。三说则认为,“风”在这里为名词,马和牛在刮风天的表现完全不同。马喜欢逆风而行,故有“胡马依北风”的诗句;而牛却是顺风而行,所以草原上发生火灾多烧死牛。


我们比较赞成第三种意见。在古代张世南《游宦纪闻》卷三记载:“牛走顺风,马走逆风,故楚子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俞琰的《席上腐谈》上记:“牛顺物,乘风而行则顺;马健物,逆风而行则健。”“风马牛”应是来自客观自然现象。古代有蓄养家畜的习惯,大风一起,则牛马背向而行,故不能相及。这里楚成王代表巧妙设喻,表达两国疆域甚远,不存在根本的厉害冲突,齐桓公攻打楚国也不过是为了炫耀自己的霸主地位。于是双方罢战,握手言和。


赞同·0
再接再厉·0
公考常识5000题
1.0
关注
公务员考试的常识部分,是考公最让人头疼的部分之一。常识分数不高,但是范围极广,涵盖了政治、法律、经济、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的知识,导致复习效率极低。 本模块整理了最可能考到的常识问题,每个问题短小简练,适宜利用碎片时间复习,建立初步的印象,用最高效的方式来准备常识部分。
相关工作感受
热门工作感受
北京 2023-10-30 评分

4040 民间有“千夫所指,无疾而终”的说法,“千夫指”出自何处,所指何人?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被喻为中国的托尔斯泰。他的两句《自嘲》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表达了自己对权贵的厌恶和对青年朋友的热爱之情。“千夫指”就是“千夫所...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0-30 评分

4041 “一不做,二不休”一语简单精妙,这句话从哪里来的?

“一不做,二不休”意思是要么不做,要么就坚持到底。这句话出自唐代赵元一《奉天录》卷四:“光晟临死言曰:‘传语后人,第一莫作,第二莫休。’” 唐代张光晟,京兆周至人,初为骑卒...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0-30 评分

4043 “画鬼容易画人难”出自何处,是说鬼长得都是一个样子,所以好画吗?

“画鬼容易画人难”这个词语最初为“画鬼容易,画犬马难”,语出自战国时韩非《韩非子·外储说上》:“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难。’‘孰最易者?’曰...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1 评分

4044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吗,这个说法从何而来?

“福”或“祸”常作为一组矛盾而出现,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老子就说过:“福兮,祸所依;祸兮,福之所伏。”意思是“福”和“祸”并不是绝对的,在幸福的背后,可能正隐藏着祸患,而现在...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1 评分

4045 常把善解人意的美女说成“解语花”,这个比喻典出何处?

人们常把美女比作“花”,比如“如花似玉”、“笑靥如花”等。善解人意自然是说人善于沟通,能解听出话中的弦外之音,谓之“解语”。这两个词组合一下便是“解语花”,常用来形容美女善...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