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详情
北京 2023-11-01 00:00:00 评分

4044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吗,这个说法从何而来?

“福”或“祸”常作为一组矛盾而出现,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老子就说过:“福兮,祸所依;祸兮,福之所伏。”意思是“福”和“祸”并不是绝对的,在幸福的背后,可能正隐藏着祸患,而现在的灾难和不幸,可能在将来带来好运和机遇。


从大量的典故和词语中,我们看到“福”和“祸”在古人心目中相当重要。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不管是福是祸,都要有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则反映了古人迷信的祸福观,意思是福不会连续到来,祸则可能不止一次。这个词最早见于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七回:宋江听罢,扯定两个公人说道:“却是苦也!正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但更早的意思则来自汉代刘向《说苑·权谋》:“此所谓福不重至,祸必重来者也。”亦作:“福不重至,祸必重来”。


这个说法的广为流传和纪晓岚有关。纪晓岚书法妙绝,每到春节,纪家大门张贴的春联总是被人偷偷揭去,因为纪晓岚的墨迹太珍贵了。强行阻止吧,不大好看,可是过年又不能不贴对联。纪晓岚灵机一动,写下一副对联,上联“福无双至”,下联“祸不单行”,命仆人贴上,仆人直咧嘴,见纪晓岚坚持,只得贴到大门上。这副对联字迹绝妙,可没一个人来揭,过年谁也不想沾晦气。第二天,纪晓岚提笔在上下联各添三字,对联成了“福无双至今日至,祸不单行昨夜行”,周围人才恍然大悟。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古人关于祸福的观念,认为祸比福要多。“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明显是迷信说法,而“福不单行”也并非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赞同·0
再接再厉·0
公考常识5000题
1.0
关注
公务员考试的常识部分,是考公最让人头疼的部分之一。常识分数不高,但是范围极广,涵盖了政治、法律、经济、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的知识,导致复习效率极低。 本模块整理了最可能考到的常识问题,每个问题短小简练,适宜利用碎片时间复习,建立初步的印象,用最高效的方式来准备常识部分。
相关工作感受
热门工作感受
北京 2023-10-30 评分

4042 何谓“风马牛不相及”,是说追不上被大风吹散的牛和马吗?

“风马牛不相及”这个成语常用来表达彼此之间毫无关联。如郭沫若《百花齐放·杜鹃花》:“咱们彼此其实没有丝毫关联,望帝和杜鹃也风马牛不相及。”这个词语出自《左传·僖公四年》:“...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0-30 评分

4043 “画鬼容易画人难”出自何处,是说鬼长得都是一个样子,所以好画吗?

“画鬼容易画人难”这个词语最初为“画鬼容易,画犬马难”,语出自战国时韩非《韩非子·外储说上》:“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难。’‘孰最易者?’曰...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1 评分

4045 常把善解人意的美女说成“解语花”,这个比喻典出何处?

人们常把美女比作“花”,比如“如花似玉”、“笑靥如花”等。善解人意自然是说人善于沟通,能解听出话中的弦外之音,谓之“解语”。这两个词组合一下便是“解语花”,常用来形容美女善...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1 评分

4046 “乘风破浪”出自何处?

典出《宋书·宗悫传》:“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宗悫,字元干,南北朝宋时人。他在年纪小的时候,就已抱有远大的志愿,并且学得一身好武艺,又非常勇敢...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1 评分

4047 “一日千里”的说法从何而来?

典出战国荀况《荀子·修身》:“夫骥一日而千里,驽马十驾,则亦及之矣。” 在一个晴朗的日子,周穆王把朝政交给几个亲信大臣,只带了几个贴身侍卫,坐上由造父驾驶的马车,向西方进发...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