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流蛙-发现好工作
北京 2023-10-30 00:00:00 评分

3999 “秋波”指的是什么,最早淹没在“秋波”中的人是谁?

“秋波”这个词很早就有了,本义是“秋风下,湖面泛起的一阵阵涟漪,澄澈、漾动”。后用来形容美女的眼神,如“眉如青山黛,眼似秋波横”。


据《晋书·谢鲲传》载:“邻家高氏女有美色,鲲尝挑之,女投梭,折其两齿。”说是谢鲲当时家住建康(今南京),邻居高家有个女子长得十分漂亮,谢鲲便走上前去挑逗。当时那女子正在织布,怒他无礼,随手抛出织布的梭子打他,把他的两颗门牙都打断了。


后来苏轼在其诗《百步洪》中提到这个典故,有“佳人未肯回秋波,幼舆欲语防飞梭”之句。这里的幼舆指的就是谢鲲。有人认为这便是“秋波”一词的来历。不过谢鲲传中并未语及“秋波”,只说被打。


唐朝的时候已经有用秋水来形容女子眼神清澈美丽的诗句。比如诗鬼李贺的《唐儿歌》:“骨重神寒天庙器,一双瞳人剪秋水。”“秋波”是否源于此诗,难以考证,但“秋波”、“秋水”的说法逐渐增多,确是在唐代以后。


如白居易对弹筝女的赞美:“双眸剪秋水,十指剥春葱。”韦庄《秦妇吟》:“西邻有女真仙子,一寸横波剪秋水。”南唐后主李煜《菩萨蛮》:“眼色暗相钩,秋波横欲流。”《西厢记》中也有:“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


赞同·0
再接再厉·0
公考常识5000题
1.0
关注
公务员考试的常识部分,是考公最让人头疼的部分之一。常识分数不高,但是范围极广,涵盖了政治、法律、经济、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的知识,导致复习效率极低。 本模块整理了最可能考到的常识问题,每个问题短小简练,适宜利用碎片时间复习,建立初步的印象,用最高效的方式来准备常识部分。
相关工作感受
热门工作感受
北京 2023-10-30 评分

3997 为什么是“才高八斗”而不是“才高九斗”,该词从何而来?

大家都知道建安诗人曹植能七步成诗,“才高八斗”就也是形容他的,意为才华很高,学识渊博。斗,古代计量单位,一石等于十斗。八斗,极言其多。这个成语出自南朝无名氏的《释常谈·八斗...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0-30 评分

3998 何谓“破天荒”,“天荒”是什么样子,这种说法典出何处?

我们常说“破天荒的头一次(遭)”,意指第一次或以前从未出现过的事情。“天荒”,宇宙混沌未开的初始状态。两人谈恋爱常说:“我要和你在一起,直到天荒地老。”这里“天荒”就是回到...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0-30 评分

4000 人们把女子的细腰称为“小蛮腰”,这种用法起于何时?

“小蛮腰”通常用来形容女子的细腰。“小蛮”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一个家姬的名字,因其腰细如杨柳而得名。唐孟《本事诗·事感》:“白尚书姬人樊素善歌,姬小蛮善舞,尝有诗曰:樱桃樊...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0-30 评分

4001 什么是“天伦之乐”,为什么不叫“人伦之乐”呢?

“天伦之乐”泛指家庭的乐趣。伦,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天伦:天然形成的人际关系,指骨肉亲情。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在桃花盛开的春夜,李白...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0-30 评分

4002 “目的”一词的原义是什么?

“目的”就是目标,是行为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预先设想的行为目标和结果。目的反映了人对客观事物的实践关系。人类的一切实践活动都离不开目的,目的贯穿于我们实践活动的全部过程。 ...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