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流蛙-发现好工作
北京 2023-10-30 00:00:00 评分

3972 “俯首甘为孺子牛”中的“孺子牛”典出何处,作何解释?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鲁迅先生《自嘲》诗中的两句,表达了鲁迅先生崇高的气节和对青年们的殷切关爱之情。“孺子牛”并非鲁迅先生的杜撰,历史上确有典故。


《左传·哀公六年》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齐景公和庶子荼在一起嬉戏,齐景公口衔绳子,让荼牵着走。不料,儿子不小心跌倒,把齐景公的牙齿拉折了。齐景公临死前遗命立荼为国君。景公死后,陈僖子要立公子阳生。齐景公的大臣鲍牧对陈僖子说:“汝忘君之为孺子牛而折其齿乎?而背之也!”于是,后世就借用“孺子牛”来表示父母对儿女的过分溺爱。


我们知道,鲁迅先生是深通古文的。这首诗更多表达的是对青年们的关爱。至于词义的演变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则可能是后来的发挥,如“革命的老黄牛”。不过,鲁迅先生这句话肯定也含有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义,比如他说过:“我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


赞同·0
再接再厉·0
公考常识5000题
1.0
关注
公务员考试的常识部分,是考公最让人头疼的部分之一。常识分数不高,但是范围极广,涵盖了政治、法律、经济、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的知识,导致复习效率极低。 本模块整理了最可能考到的常识问题,每个问题短小简练,适宜利用碎片时间复习,建立初步的印象,用最高效的方式来准备常识部分。
相关工作感受
热门工作感受
北京 2023-10-30 评分

3970 大篆指什么?

中国古代的一种字体,在汉字的演变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大篆与之前的甲骨文、金文相比,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0-30 评分

3971 最早给汉字注音是什么时候,此事与外国人有关吗?

汉字注音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从最初的音节整体描述,到声韵二分的反切注音,到音节中切分声调的纽四声法注音,再到注音字母和汉语拼音方案,每一步都是当时学术背景和历史的反映,都...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0-30 评分

3973 “逐客令”是什么意思,这个词语有何来历?

“逐客令”一词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当主人对来客不欢迎时,就会以明说或暗示的方法劝客人离去。但最初“客”这个字却不是指客人,而是指客卿,即那些离开家乡,在外国做官的人。其本义是...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0-30 评分

3974 人们常说“看破红尘”,被看破的“红尘”指什么?

我们经常使用“看破红尘”这个成语,多指看透了人生,一切喜怒哀乐都不再放在心上。也指人生遭遇挫折后,消极悲观的处事态度。 “红尘”一词最初见于东汉班固的《西都赋》:“阗城溢郭...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0-30 评分

3975 古代人所说的“小品”,与现代的“小品”是一回事吗?

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最让人期待的就是小品了。小品以其喜闻乐见的形式、幽默诙谐的语言赢得了大量观众的掌声。但“小品”最初的含义却不是现在众所周知的一种舞台表演艺术形式。 “小...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