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流蛙-发现好工作
北京 2023-10-30 00:00:00 评分

3952 表示马背上的古代词语“马上”,是怎么演变成表示“立刻”的现代词语的呢?

马上有“立刻”的意思。那么,为什么“马上”可以表达“立刻”的意思,这个词在古代还有别的意义吗?


“马上”从字面上理解,就是骑在马上。中国古代打仗的将军多骑马,在马上进行比武或弓矢对射,因此有征战武功的含义。如《史记·郦生陆贾列传》:“陆生时时前说称《诗》《书》,高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陆生曰:‘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这段话是说陆生经常在高帝面前讲《诗经》和《尚书》这两部儒家经典,高帝不高兴,就说:“都是马上得天下,没听说读书可以办到的。”陆生反应也快,随即回答道:“可以马上得天下,但可以在马上治理天下吗?”这里“马上”就是“武治”的含义。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八:“明兴,高帝创自马上,亦复优礼儒硕。”这里是说高帝的天下都是马上打下来的,但同时也很重视儒家的治国作用。


“马上”第二个含义是指在朝为官。古时官员有骑马或坐轿上任的习惯,在“马上”意味着在职。如《中国现在记》第二回:“既而一想,我亦是个男子汉大丈夫,小虽小,到底还在马上,不比他失势之人,我又何必怕他?”从维熙《远去的白帆》:“寇安老头当时还在马上,他把这对情侣饲养在龙眼葡萄棚架之下。”


至于“马上”表示“立刻”的含义就比较有争论了。有说来自古代的一员武将,当时正在烽火前线,忽然收到皇帝病危的消息,于是一直骑着马就奔着京城去了。这里“马上”强调事情的紧急,来不及下马。有人说这与中国古代大思想家荀子有关,据说他有一次不小心从马上摔下来,后人就称“马上就来”表示变起于仓促之间,极言时间短。不过也有人认为马在古代可以说是最快速的交通工具了,在“马上”意味着已经做好一切的准备,有可以“立刻”出发的含义。


至于准确的来历,现在已不可考,但历代习惯用法中颇多“立刻”之意,现在更为白话文常用。如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三折:“爷,有的就马上说了罢!”老舍《黑白李》:“老四,也不催我,显然他说的是长久之计,不是马上要干什么。”


赞同·0
再接再厉·0
公考常识5000题
1.0
关注
公务员考试的常识部分,是考公最让人头疼的部分之一。常识分数不高,但是范围极广,涵盖了政治、法律、经济、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的知识,导致复习效率极低。 本模块整理了最可能考到的常识问题,每个问题短小简练,适宜利用碎片时间复习,建立初步的印象,用最高效的方式来准备常识部分。
相关工作感受
热门工作感受
北京 2023-10-30 评分

3950 膝下和手下是指什么?

除了“足下”,中国古代还有“膝下”和“手下”这类称谓,现代汉语中也经常使用。像我们经常提到的“膝下无子”、“膝下承欢”、“男儿膝下有黄金”等皆有典故可查。 “膝下”,子女年...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0-30 评分

3951 何谓“下榻”,这个词有什么说道?有没有“上榻”一说呢?

“榻”在古代是床的一种,矮而狭长,可以自由移动或悬挂。《孔雀东南飞》中有“移我琉璃榻,出置前窗下”的说法。所谓“下榻”本义是指放下榻准备睡觉。王勃《滕王阁序》赞美洪州人才辈...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0-30 评分

3953 “目不识丁”出自何处,这个词是说连最简单的“丁”字都不认识吗?

“目不识丁”,比喻文盲或文化程度很低。典故出于《旧唐书·张弘靖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 唐朝的张弘靖曾长期担任幽州节度使。此人刚愎自用,手下官...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0-30 评分

3954 话语是不能吃的,“食言”这个词是怎样造出来的呢?

“食言”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吃了话语。显然话语是不能吃的,那为什么我们经常用“食言”这个词语呢?与之类似的表达还如“吞进肚子里的话吐出来”。话真能吞吗,又怎么吐出来? 其实这些...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0-30 评分

3955 什么是“逐鹿中原”,为何把争夺政权叫“逐鹿”?

“逐鹿中原”常用来比喻争夺天下。鹿,指狩猎的对象;中原,中国黄河中下游一带,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可泛指中国。在中原大地展开狩猎,争夺猎物,引申为群雄并起,争夺天下。语出自《史...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