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流蛙-发现好工作
北京 2023-10-30 00:00:00 评分

3949 古人常尊称对方为“足下”,这个词的来源是什么?

“足下”一词在古代为对对方的敬称。不但用于平辈人之间,亦用于下级对上级,臣下对君主。如乐毅《报燕惠王书》:“恐伤先王之明,有害足下之义,故遁逃走赵。”意思是说:害怕损害了先王的英明形象,对您的仁义声名不利,所以逃到赵国。


关于“足下”的来历,有个令人叹惋的故事。据《异苑》载,春秋时晋献公宠爱骊姬,骊姬为助其子奚齐继承王位,逼死太子申生。申生之弟重耳为避祸害出走。在流亡期间,很多跟随的人逐渐离去,只有介子推和其他几个忠心耿耿的人还一直追随。一日,重耳染上风寒,想要喝一碗肉汤,但是无钱购买。于是,介子推就割下大腿上的一块肉,煮成肉汤让重耳喝下。


重耳执掌政权后,要先前随同流亡的臣子们,说说自己的贡献,再来论功行赏。看到众人自我吹嘘、争相邀功的嘴脸,介子推一言不发,晋文公也没想起他来。失望之余,介子推带着母亲归隐山林。有人替他打抱不平,晋文公终于想起他的恩惠,便几次派人去请,但介子推淡泊名利,无论如何也不肯下山接受封赏。


晋文公只好自己去请,但介子推事先带着母亲躲入绵山内。晋文公让他的御林军上山搜索,还是没有找到。这时,有人献计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肯定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采纳了这个建议。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介子推还是没出来。火熄灭后,晋文公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烧死了。晋文公痛不欲生,趴在柳树上哭了半天。临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当想起介子推的时候,就拿出来看看,望着它叹道:“悲夫,足下!”


“足下”虽然和脚有关系,但却并非指将他人踩在脚下,而是取其睹物思人、感念友谊之意,表达对于朋友的一种尊敬。


赞同·0
再接再厉·0
公考常识5000题
1.0
关注
公务员考试的常识部分,是考公最让人头疼的部分之一。常识分数不高,但是范围极广,涵盖了政治、法律、经济、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的知识,导致复习效率极低。 本模块整理了最可能考到的常识问题,每个问题短小简练,适宜利用碎片时间复习,建立初步的印象,用最高效的方式来准备常识部分。
相关工作感受
热门工作感受
北京 2023-10-30 评分

3947 人们把连带之爱称为“爱屋及乌”,为什么要及“乌”而不是其他东西?

“爱屋及乌”从字面上理解是爱人之屋连带喜欢上人家屋顶上的乌鸦,引申为由于喜欢某人或物,连带与他有关系的人或物也喜欢。乌鸦在中国古代多有不祥的意味,如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0-30 评分

3948 为什么把一模一样的东西叫“雷同”,而不是“风同”或“雨同”?

很多人喜欢看电视剧。在字幕部分经常看到:“本剧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意思是说如果存在与社会生活中事件相同的地方,那也只是巧合。这么做可以解决很多版权或侵权的问题,...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0-30 评分

3950 膝下和手下是指什么?

除了“足下”,中国古代还有“膝下”和“手下”这类称谓,现代汉语中也经常使用。像我们经常提到的“膝下无子”、“膝下承欢”、“男儿膝下有黄金”等皆有典故可查。 “膝下”,子女年...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0-30 评分

3951 何谓“下榻”,这个词有什么说道?有没有“上榻”一说呢?

“榻”在古代是床的一种,矮而狭长,可以自由移动或悬挂。《孔雀东南飞》中有“移我琉璃榻,出置前窗下”的说法。所谓“下榻”本义是指放下榻准备睡觉。王勃《滕王阁序》赞美洪州人才辈...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0-30 评分

3952 表示马背上的古代词语“马上”,是怎么演变成表示“立刻”的现代词语的呢?

马上有“立刻”的意思。那么,为什么“马上”可以表达“立刻”的意思,这个词在古代还有别的意义吗? “马上”从字面上理解,就是骑在马上。中国古代打仗的将军多骑马,在马上进行比武...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