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流蛙-发现好工作
北京 2023-10-30 00:00:00 评分

3948 为什么把一模一样的东西叫“雷同”,而不是“风同”或“雨同”?

很多人喜欢看电视剧。在字幕部分经常看到:“本剧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意思是说如果存在与社会生活中事件相同的地方,那也只是巧合。这么做可以解决很多版权或侵权的问题,类似于一个公告或申明。


“雷同”一词究竟何来,为何不称“风同”或“雨同”呢?这里有个缘故:雷在古代易经中为震卦。震卦是万物生长或茂盛的开始。春雷过后,万物与之相和,得阳光雨露而繁盛。雷常与电相伴而生,所谓“电闪雷鸣”;雷也常与回声相联系,如雷声过后,山川、溪谷皆有回声。看起来就像是在附和“雷公”一样。


“雷同”有附和的意思,多指旧时文人没有自己观点,而附会古人的见解。如《礼记·曲礼》说:“毋剿说,毋雷同。”汉代郑玄注:“雷之发声,物无不同时应者。人之言当各由己,不当然也。”


因此“雷同”一词的来历应取“雷声过后,万物与之相应”的意象。虽万物与之相和,譬如空谷回声,终究不同于雷声,虽形似而不神似。说“雷同”,有时也包含谦虚的意思。风雨虽然也是自然现象,但终没有“雷声”发出,万物与之相应的现象。所以,我们看到的也只有“雷同”,而无“风同”或“雨同”了。这也说明:任何语言现象都存在一定的客观依据,而不是完全来自我们的主观臆造。


赞同·0
再接再厉·0
公考常识5000题
1.0
关注
公务员考试的常识部分,是考公最让人头疼的部分之一。常识分数不高,但是范围极广,涵盖了政治、法律、经济、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的知识,导致复习效率极低。 本模块整理了最可能考到的常识问题,每个问题短小简练,适宜利用碎片时间复习,建立初步的印象,用最高效的方式来准备常识部分。
相关工作感受
热门工作感受
北京 2023-10-30 评分

3946 刀笔吏是什么?

中国古代指撰写公文或状词的人,如讼师或幕僚。“刀笔”的由来与中国古代的书写习惯有关。古时用笔在竹简上写字,写错后用刀刮去重写。所以一般读书人及政客经常随身带着刀和笔,因刀笔...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0-30 评分

3947 人们把连带之爱称为“爱屋及乌”,为什么要及“乌”而不是其他东西?

“爱屋及乌”从字面上理解是爱人之屋连带喜欢上人家屋顶上的乌鸦,引申为由于喜欢某人或物,连带与他有关系的人或物也喜欢。乌鸦在中国古代多有不祥的意味,如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0-30 评分

3949 古人常尊称对方为“足下”,这个词的来源是什么?

“足下”一词在古代为对对方的敬称。不但用于平辈人之间,亦用于下级对上级,臣下对君主。如乐毅《报燕惠王书》:“恐伤先王之明,有害足下之义,故遁逃走赵。”意思是说:害怕损害了先...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0-30 评分

3950 膝下和手下是指什么?

除了“足下”,中国古代还有“膝下”和“手下”这类称谓,现代汉语中也经常使用。像我们经常提到的“膝下无子”、“膝下承欢”、“男儿膝下有黄金”等皆有典故可查。 “膝下”,子女年...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0-30 评分

3951 何谓“下榻”,这个词有什么说道?有没有“上榻”一说呢?

“榻”在古代是床的一种,矮而狭长,可以自由移动或悬挂。《孔雀东南飞》中有“移我琉璃榻,出置前窗下”的说法。所谓“下榻”本义是指放下榻准备睡觉。王勃《滕王阁序》赞美洪州人才辈...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