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详情
北京 2023-11-08 00:00:00 评分

4495 “馒头”是诸葛亮发明的吗,这种食物跟“头”有什么关系?

《三国演义》中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不仅用兵如神,还是个厨房能手。据说,馒头这种食物,就是诸葛亮发明的。


相传,诸葛亮辅佐刘备建立蜀国,刘备死后又辅佐刘禅。当时,蜀国一片祥和景象,唯有南蛮孟获不断滋生事端。诸葛亮决定亲自带兵讨伐。在七擒七纵孟获后,南蛮事件得以解决。班师回朝途径泸水地区,泸水上波涛汹涌。由于人烟稀少,瘴气湿重,很多士兵都中了泸水毒。听当地人说,要解泸水之毒,必须以四十九颗南蛮人头为祭,以安抚泸水河神。诸葛亮听罢,说道:“南蛮的事都已经平定了,我怎么能虐杀俘虏呢?”为了解决祭祀河神的问题,诸葛亮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他叫来行厨,命他宰杀牛羊,用面和水,将牛羊肉包至其中,做成人头的形状蒸熟。待一切物件准备就绪后,诸葛亮用这四十九颗“人头”祭祀河神,果然士兵病好了大半。蜀军也浩浩荡荡地渡过泸水,顺利回朝。


后来,这种面食就流传了下来,因为当初是以面食代替“蛮头”祭祀河神,所以人们就成这种食物为“蛮头”。


其实,馒头的由来并非如此。早在魏晋以前,我国是没有馒头的。人们所吃的发面食物中,只有一种叫“蒸饼”的面食。据《齐书》记载,在太庙祭祀上,人们用“起面饼”作为供物,这种起面饼“入酵面中,样子松松然也”。也就是说,在蒸饼之前,是没有发面食物的,人们吃的大都是死面食物。而且,如今我们所吃的馒头,在当时叫“蒸饼”。


到了晋代,“馒头”的字样出现在史书中。《饼赋》中记载,“馒头”指的是内含肉馅的大个“蒸饼”。唐朝,馒头的形状开始变小,有了“玉柱”、“灌浆”的别称。直至宋代,馒头作为一种常见点心,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馒头的形状也渐渐有了现在的摸样。


时至今日,馒头的样子仍然没有定式,北方不带馅的馍、卷子之类,被称为馒头;南方带馅的面兜子、汤包等也是馒头。


赞同·0
再接再厉·0
公考常识5000题
1.0
关注
公务员考试的常识部分,是考公最让人头疼的部分之一。常识分数不高,但是范围极广,涵盖了政治、法律、经济、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的知识,导致复习效率极低。 本模块整理了最可能考到的常识问题,每个问题短小简练,适宜利用碎片时间复习,建立初步的印象,用最高效的方式来准备常识部分。
相关工作感受
热门工作感受
北京 2023-11-08 评分

4493 什么是“跌份儿”,这个说法是怎么来的,与戏剧有关吗?

北京人管丢面子、失身份叫“跌份儿”,有的时候也说成“丢份儿”。显然,“份儿”这个词有身份、面子、份子的意思。那么,像“跌份儿”这样的词是从何而来呢? 在旧时代的戏曲行业和其...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8 评分

4494 从古至今,人们的饮食都是三餐制吗,“一日三餐”的说法从何而来?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现如今,人们的饮食大都是一日三餐制,那么,古人也是实行这样的饮食制度吗? 在秦汉以前,人们一天通常吃两顿饭。由于当时的生产力比较落后...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8 评分

4496 北方出行有“出门饺子回家面”之说,这是为什么呢?

在北方,外出的人,临行之前都要吃碗热气腾腾的饺子。回家之后,家人会将一大碗面条放在归人面前。这便是俗话说的“出门饺子回家面”,可人们为何这么做呢? 在北方人眼里,饺子算是传...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8 评分

4497 天津“狗不理”包子因何得名,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名气?

俗话说:“不吃狗不理包子,白来一趟天津。”狗不理包子是天津最有名的小吃,吃过的人都忘不了那薄皮大馅,肥而不腻,满嘴流油的感觉。既然这包子这么好吃,为什么狗却不愿意答理呢? ...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8 评分

4498 高平有一种烧豆腐名叫“白起肉”,这个名字与秦国大将白起有关吗?

山西省高平市有一种特色小吃名为“白起肉”,堪称高平的特色美食之一。而且当地人经常用这种“肉”来招待客人。说是“肉”,实际上是一种烘烤而成的豆腐。那么,当地人为什么叫它“白起...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