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流蛙-发现好工作
北京 2023-11-07 00:00:00 评分

4404 旧时民间有“偷瓜送子”的习俗,它是怎么来的?

在我国的很多地方,都流行着“偷瓜送子”的习俗。要是哪家的媳妇婚后久不生子,亲戚邻人便会在中秋之夜,伴着皎洁的月光,到别人家的地里,偷偷地摘个冬瓜。然后将冬瓜装扮成小孩子的摸样,送到不生育的妇人家里。据说,妇人抱着冬瓜睡上一夜,再将冬瓜吃掉,十有八九会怀上孩子。巴蜀民歌中唱到:“生育艰难暗带愁,乡邻送子贺中秋;冬瓜当做儿子耍,喜得闺人面带羞。”


据说,“偷瓜送子”这种具有地域特色的民俗,源自伏羲女娲坐葫芦成亲的故事。


《独异志》中记载,人类的始祖伏羲、女娲兄妹,是从昆仑山的葫芦里生出来的。后来他们又坐葫芦成亲,繁衍了汉、彝、苗、藏等九族。在各民族中,都有伏羲、女娲坐葫芦成亲的传说。只不过,各民族中,这段传说被赋予了不同的文化内涵。


在少数民族中,很多地方,都有祭拜葫芦的民俗。另外,葫芦外形酷似母体,其下部肚大籽多,引申为多子多福。于是,人们效仿祖先坐瓜成亲,渐渐形成了偷瓜送子的习俗。


据说,彝族人成亲之日,人们要在新郎新娘拜堂成亲前,将葫芦装满灶灰,摔破在新人面前。意为效仿古人破壶成亲,早生贵子。而且,人们还相信,葫芦能够保养生命。所以宁愿破壶作瓢,也不使用现代的水瓢。这也是人们对伏羲、女娲坐葫芦成亲传说的延续。


关于“偷瓜送子”,还有种观点认为:“瓜”和人们出生时“呱呱”哭声谐音,偷瓜送子,无非是借着瓜的谐音讨个好彩头。而且民间还有送南瓜的习俗,“南瓜”者,“男瓜”也,送南瓜也就是送男孩。


赞同·0
再接再厉·0
公考常识5000题
1.0
关注
公务员考试的常识部分,是考公最让人头疼的部分之一。常识分数不高,但是范围极广,涵盖了政治、法律、经济、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的知识,导致复习效率极低。 本模块整理了最可能考到的常识问题,每个问题短小简练,适宜利用碎片时间复习,建立初步的印象,用最高效的方式来准备常识部分。
相关工作感受
热门工作感受
北京 2023-11-07 评分

4402 真有“抛绣球选夫婿”的婚俗吗?

在婚礼上,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情节:新娘手捧花束,背对女宾,然后抛出花束。据说,接到花束的人会交上桃花运。有观点认为,这种行为源自古代的抛绣球选夫。古代人真的会以抛绣球的方...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7 评分

4403 中国式婚礼最热闹的是“闹洞房”,这个习俗是怎么来的?

婚礼中,闹洞房是最受年轻人喜爱的一个环节。亲戚朋友在一起肆无忌惮地闹上这一回,既宣告了新郎单身时代的结束,又庆祝了新人的喜结连理。那么,闹洞房的习俗是因何而来呢?相传,“斗...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7 评分

4405 古人送别时,多会折柳枝,“折柳”有何寓意,这个习俗起于什么时候?

李白有诗云“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哀婉的思乡之情被“闻折柳”一语道破。折柳是人们寄托相思之苦的一种意象。在古代,人们送别,除了肠...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7 评分

4406 有些地方药罐子只能借,不能还,这个习俗有什么讲究?

在山西晋南一带,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药罐子只能借,不能还。药罐子的主人家明知道有借无还,非但不会生气,还会很高兴地把药罐子借出去。俗话说:“好借好还,再借不难。”为什么晋南...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7 评分

4407 家属为什么要给去世的亲人烧纸钱,如此“送钱”亡人能收到吗,这个习俗起于何时?

民间有“烧七”的习俗。意思是说,在死者下葬后的四十九天内,每隔七天,亲人们便要到坟前烧纸送钱,这样才能保证死者有足够的钱花,平安地到达地府。给亡者烧纸钱,亡人真的能收到吗?...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