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流蛙-发现好工作
北京 2023-11-06 00:00:00 评分

4348 “气节”的含义是什么?

“气节”,是儒家所提倡的一种道德操守,是指坚持正义、面对强压而不屈服的高贵品质。分开来讲,“气”指的是一种精神状态,孟子所言的“浩然之气”就是一种高渺的修养境界;而“节”指的是节操,是一种道德品格,是在重大是非面前所表现出的正确抉择,是《论语》中所言的“临大节而不可夺”乃“君子人也”之意。后来“气”、“节”并称,指称充满正义和正气的坚贞的人格,《史记》中评价汲黯“好学,游侠,任气节”,此之谓也。汉代苏武持节牧羊的事迹就是气节的一个最佳的说明。


赞同·0
再接再厉·0
公考常识5000题
1.0
关注
公务员考试的常识部分,是考公最让人头疼的部分之一。常识分数不高,但是范围极广,涵盖了政治、法律、经济、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的知识,导致复习效率极低。 本模块整理了最可能考到的常识问题,每个问题短小简练,适宜利用碎片时间复习,建立初步的印象,用最高效的方式来准备常识部分。
相关工作感受
热门工作感受
北京 2023-11-06 评分

4346 “立德、立功、立言”语出自何处,具体内涵是什么?

立德、立功、立言,即“三不朽”,语出《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当年,鲁国的叔孙豹与晋国的范宣子就何为“死而不朽”...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6 评分

4347 “独善”和“兼济”的具体内涵分别是什么?

独善和兼济,是儒家提倡的修身准则,语出《孟子·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独善”和“兼济”,是这两句话的简括的提法,其意为,一个人在不得志的时候,要汲汲于修...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6 评分

4349 “三从四德”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三从四德”是中国古代社会对妇女的德行所做的规范。 “三从”出自《仪礼·丧服》:“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三从”在这里与后来习称的“...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6 评分

4350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指的是什么?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语出《论语·颜渊第十二》:“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6 评分

4351 “万物皆是一个天理”是谁提出来的,其具体内涵是什么?

“万物皆是一个天理”,是程颢、程颐兄弟所提出的理学观念,他们认为,“理”或“天理”是一个例外的存在,不是从事物中所抽象出来的,这唯一的“理”是永恒存在的,而且是先验地存在于...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