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流蛙-发现好工作
北京 2023-11-05 00:00:00 评分

4272 汉族的前身是华夏族,华夏族是何时形成的,又是何时演变成汉族的?

要梳理汉族的形成脉络,最早还是要从炎黄二帝讲起。在距今大约5000年前,黄河流域形成了许多农耕部落,其中以黄帝和炎帝两个部落势力最强大。后来来自长江流域的蚩尤部落侵占了炎帝的地盘,炎帝与之作战,却被蚩尤打败。炎帝请求黄帝帮忙,黄帝于是与炎帝联合杀死了蚩尤,并将他的部落赶到了南方蛮荒地区。之后黄帝与炎帝部落逐渐融合为一个大的部落,黄河流域的其他小部落看炎黄部落强大,也逐渐归顺了炎黄部落,从而形成了一个以黄帝为领袖的部族联盟。这个部族联盟在中原地区经过长期的融合,其生产、生活、语言逐渐统一,形成了华夏族的雏形。但这时的各部族之间的联系其实是松散的,说不上是一个统一的民族。


之后,炎黄部族联盟经过许多年之后到了尧、舜、禹时代,禹的儿子启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这个王朝有了个“夏族”的概念,也称“华族”或者“华夏族”。“夏”是美丽的意思,“华”则是广大之意,“华夏”大概可以理解为广大而美丽的地方。但这时的人们并没有很强的华夏族意识。然后到周朝,文化礼仪的兴盛让人们开始意识到自己比蛮族优越的地方,对于华夏族的自我意识增强。中国历史也第一次出现了“夏夷之辨”,华夏族正式形成。


经历东周诸侯割据的局面之后,秦朝统一六国,并首次建立起了中央集权式的强大国家政权。秦朝在文化上也形成了统一的文字、制度。由此,华夏族以政权为载体牢固建立。汉代继承了秦代的政权和文化,“华夏族”的称谓也逐渐转变为“汉族”。


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是华夏族还是汉族,都并非铁板一块,而是处于与其他民族不断的交融中。


赞同·0
再接再厉·0
公考常识5000题
1.0
关注
公务员考试的常识部分,是考公最让人头疼的部分之一。常识分数不高,但是范围极广,涵盖了政治、法律、经济、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的知识,导致复习效率极低。 本模块整理了最可能考到的常识问题,每个问题短小简练,适宜利用碎片时间复习,建立初步的印象,用最高效的方式来准备常识部分。
相关工作感受
热门工作感受
北京 2023-11-05 评分

4270 “龙”是中国人的图腾,其形象是怎么来的?

龙,这种几千年来为中国人所崇拜的神物,被称为“四灵”之首。长期以来,龙不仅一向是皇权的象征,与统治阶级关系密切,还因传说负责行云布雨之事,与普通百姓的利益也是紧密相连。日常...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5 评分

4271 俗话说“龙生九子”,“九子”是实指还是虚指,它们有没有名字?

“龙生九子”,是个古老的传说,说龙生有九子,但都不成龙,并且爱好各不相同。后来人们用它来比喻同胞兄弟品质、爱好各不相同。“龙生九子”的传说很早就存在,这里的“九”本意应是虚...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5 评分

4273 五胡乱华是指什么事件?

“五胡乱华”是指西晋末期和东晋时期北方多个少数民族大规模南下,造成多个少数民族政权与汉族政权对峙的局面,又称“永嘉之乱”。五胡是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少数民族,另外还...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5 评分

4274 中国人崇拜祖先,把历代先人称为“祖宗”,“祖宗”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呢?

在外国人眼中,中国人有个异常怪异的行为,便是崇拜祖宗。的确,中国人的宗教信仰比较淡漠,却有着根深蒂固的祖宗信仰。一个人做出了成就,最大的荣耀便是光宗耀祖;而一个人做了丢人之...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5 评分

4275 西周的宗法制是一种什么制度,对中国有何影响,“嫡长子”在其中占有什么地位?

西周的宗法制度是一种权力和财产继承制度。我们知道,自夏朝建立第一个奴隶制国家以来,便开始有一个权力很大的君王的存在。而一旦一代君王死去,由谁接任就成了问题。按照父系氏族长期...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