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流蛙-发现好工作
北京 2023-11-05 00:00:00 评分

4263 作为儒家的核心经典,《论语》在东亚东南亚广为流传,它最早传播到哪个国家?

孔子的思想不仅影响了中国2000多年,而且波及到东亚、东南亚等中国周边地区。作为孔子思想载体的《论语》在东亚、东南亚的早期流传情况,在时间上不好准确界定先后顺序,只能大体上确定它最早是传播到了朝鲜半岛、日本、越南这三个国家和地区。


因为地利之便,早在西汉时期,《论语》便流传到了当时朝鲜半岛。当时的百济非常推崇儒家文化,还聘请南朝梁的博士前去讲授《论语》。高丽和新罗的社会风气虽然崇尚佛教,但其政治和伦理层面则已经“儒化”,并设太学,开科取士,其中《论语》为必考内容。据说当时在朝鲜被誉为“海东孔子”的大儒崔冲尤其善讲《论语》。


《论语》传播到日本的具体时间不好界定。有确切年份记载的是:公元285年,日本的应神天皇听说朝鲜半岛的百济国五经博士王仁非常有学识,派使者请其往日本讲学。王仁到日本时带了《论语》10卷和《千字文》,至此,《论语》正式传到日本。之后,《论语》在日本广为传播。日本历史上最贤德的圣德太子把《论语》的中心总结为“礼”和“仁”,他所制定的日本宪法的前身《十七条宪法》就是以《论语》为基础衍生出来的。公元8世纪,日本颁布了《大宝律令》,其中规定,《论语》为学生必读书籍。


而《论语》在越南的传播也可以追溯到汉代。中国在秦汉时期曾在越南北部设郡。汉光武帝时,儒生任延前往越南做太守。任延带去了许多儒家典籍,其中便有《论语》。任延在任期间,兴办教育,教授儒学,《论语》开始在越南传播。在越南的吴朝、丁朝和黎朝(相当于中国秦汉至北宋时期)《论语》慢慢传播。经李朝、陈朝、胡朝至后黎,儒学在越南达到全盛。15世纪中期,黎太宗采取儒臣建议,举行科举制度,《论语》乃是必考内容。


赞同·0
再接再厉·0
公考常识5000题
1.0
关注
公务员考试的常识部分,是考公最让人头疼的部分之一。常识分数不高,但是范围极广,涵盖了政治、法律、经济、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的知识,导致复习效率极低。 本模块整理了最可能考到的常识问题,每个问题短小简练,适宜利用碎片时间复习,建立初步的印象,用最高效的方式来准备常识部分。
相关工作感受
热门工作感受
北京 2023-11-05 评分

4261 《四库全书》中的“四库”是什么意思,《四库全书》的下落如何?

《四库全书》乃是中国最大的一部丛书。清乾隆年间,清朝国力正值康乾盛世的顶峰,乾隆怀着整理文化典籍和销毁“反动”书籍一公一私两个目的,组织大量人力财力,耗时近10年,编修了《...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5 评分

4262 《红楼梦》的续写情况是怎样的?

关于《红楼梦》到底是曹雪芹未能写完便“泪尽而逝”(脂砚斋评语),还是曹雪芹已经写完,但后面四十回在传阅中丢失抑或被乾隆皇帝强行删去,红学界没有定论。但红学界对于一点是比较肯...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5 评分

4264 为什么那些顺口溜式的诗被称为“打油诗”?

诗歌本来是属于文人圈子的高雅艺术,但自从出了“打油诗”,诗歌的姿态也便放低了许多,那些学识不高,甚至不通文墨的人也都敢堂而皇之地吟几句诗了。所谓“打油诗”,就是顺口溜式的诗...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5 评分

4265 人们往往把写得很差劲的文章批为“狗屁不通”,这是为什么?

我们知道,如果一篇文章缺乏逻辑,文理极不通顺,让人读不下去,或者有些故意强词夺理,人们往往斥之为“狗屁不通”。另外,那些不通事理,过于固执己见的人,有时也被人斥为“狗屁不通...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5 评分

4266 世人常说的“文房四宝”具体指哪四宝,这个说法的内涵有变化吗?

现在我们提起“文房四宝”,往往会泛泛地以为就是指笔、墨、纸、砚四件古人用来写字画画的工具。其实,文房四宝一开始并非是一种泛指,而是指特定的四种笔墨纸砚。 文房四宝之说,最早...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