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流蛙-发现好工作
北京 2023-10-30 00:00:00 评分

3969 “雕虫小技”是一种什么技能,真的微不足道吗?

“雕虫小技”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虫:虫书体,古代的一种字体。这个词语最早见于《北史·李浑传》:“尝谓魏收曰:雕虫小技,我不如卿。国典朝章,卿不如我。”


“雕虫小技”从字面上理解是“雕刻虫书体这种技能”,含微不足道的意思。这个成语是从“雕虫篆刻”中演化而来的。这里的“篆刻”是指在木板上刻写篆书体的字,“雕虫”与上面含义同。由于这两种技能在当时非常普通,因此引申为微不足道的技巧。


在西汉扬雄的所著《法言·吾子》中有下面一段话:“或问:‘吾子少而好赋。’曰:‘然。童子雕虫篆刻。’俄而曰:‘壮夫不为也。’或曰:‘赋可以讽乎?’曰:‘讽乎!讽则已,不已,吾恐不免于劝也。’”表达了扬雄对于当时浮夸而言之无物的“赋”这种文体的看法,认为其不过是“雕虫篆刻”的微末技巧。


有人说扬雄本来是西汉的辞赋大师,为何自己贬低起“赋”这种文体来了。这可能与扬雄入朝为官后心态的变化有关系。在《隋书·李德林传》:“雕虫小技,殆相如、子云之辈。”这句话中可以得到印证。


“雕虫篆刻”表达可能过于文言,后人就用“雕虫小技”加以替代。当时主要为了反对魏晋南北朝时期辞藻华丽,却言之无物的文风,曰“赋”为雕虫小技。现在则泛指一切微不足道、不入流的技能或技巧。


赞同·0
再接再厉·0
公考常识5000题
1.0
关注
公务员考试的常识部分,是考公最让人头疼的部分之一。常识分数不高,但是范围极广,涵盖了政治、法律、经济、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的知识,导致复习效率极低。 本模块整理了最可能考到的常识问题,每个问题短小简练,适宜利用碎片时间复习,建立初步的印象,用最高效的方式来准备常识部分。
相关工作感受
热门工作感受
北京 2023-10-30 评分

3967 “生吞活剥”来自何处,它讲的是怎样一个故事?

“生吞活剥”从字面上理解着实有点恐怖,甚至带点血腥味。但其本义却是指生搬硬套别人诗文的词句,语出自唐代刘肃《大唐新语·谱谑》:“有枣强尉张怀庆,好偷名士文章,人为之谚云:‘...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0-30 评分

3968 “座右铭”与座位有关吗,它非得放到座位右边吗?

“座右铭”指为人处世所尊守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它可以是一两句言简意赅的话,也可以是一句诗、格言或谚语。座右铭的作用是激励和约束自己。这个词语最早见于《文选·崔瑗〈座右铭〉》吕...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0-30 评分

3970 大篆指什么?

中国古代的一种字体,在汉字的演变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大篆与之前的甲骨文、金文相比,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0-30 评分

3971 最早给汉字注音是什么时候,此事与外国人有关吗?

汉字注音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从最初的音节整体描述,到声韵二分的反切注音,到音节中切分声调的纽四声法注音,再到注音字母和汉语拼音方案,每一步都是当时学术背景和历史的反映,都...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0-30 评分

3972 “俯首甘为孺子牛”中的“孺子牛”典出何处,作何解释?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鲁迅先生《自嘲》诗中的两句,表达了鲁迅先生崇高的气节和对青年们的殷切关爱之情。“孺子牛”并非鲁迅先生的杜撰,历史上确有典故。 《左传...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