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流蛙-发现好工作
北京 2023-11-07 00:00:00 评分

4417 古代豪门大户,往往在住宅前安放两尊石狮子,他们为何要这么做?

石狮子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经常使用的一种装饰物。古代豪门大户,也经常在门前安放两尊石狮子,以示庄严和高贵。此外宫殿、寺庙、佛塔、桥梁、府邸、园林、陵墓上也经常使用。在漫长的历史年代中,这些石狮子见证着历史的沧桑巨变,目睹着朝代的兴衰更替。但是中国古代并没有野生的狮子,那么这些石狮子雕刻艺术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狮子的故乡在非洲、印度、南美等地,是从西域传到我国的。据说东汉时,狮子被西域国家作为礼物送给中国的皇帝。伴随着佛教的传入,被佛教推崇的狮子在人们心目中成了高贵尊严的灵兽。中国很快从印度等地学到了石狮子的雕刻艺术,并且出现陈列墓前的现象。


唐朝时,石狮子的雕刻技术逐渐成熟。古代的能工巧匠们将石狮子雕刻得相当逼真:“头披卷毛,张嘴扬颈,四爪强劲有力,神态盛气凌人。”明朝时,石狮子使用的范围更加广泛。到清代,雕刻技术已基本定型。《扬州画舫录》记载:“狮子分头、脸、身、腿、牙、胯、绣带、铃铛、旋螺纹、滚凿绣珠、出凿崽子。”在不同历史时期,狮子的神态也不一致:汉唐时通常强悍威猛,元朝时身躯瘦长有力,明清时较为温顺。


中国比较著名的石狮子包括天安门前的狮子,中山公园门外的狮子,北京大学门前的狮子,沧州铁狮子和卢沟桥望柱上的400多只狮子。


赞同·0
再接再厉·0
公考常识5000题
1.0
关注
公务员考试的常识部分,是考公最让人头疼的部分之一。常识分数不高,但是范围极广,涵盖了政治、法律、经济、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的知识,导致复习效率极低。 本模块整理了最可能考到的常识问题,每个问题短小简练,适宜利用碎片时间复习,建立初步的印象,用最高效的方式来准备常识部分。
相关工作感受
热门工作感受
北京 2023-11-07 评分

4415 市井流传“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正月剃头真的会死舅舅吗?

“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这当然是迷信的说法,“死舅”其实是“思旧”的谐音,与清朝统一发式和服饰有关。 清军入关后,开始加强对中原地区的控制。顺治二年,摄政王多尔衮颁发了...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7 评分

4416 乔迁新居之时,古人有“温锅”的习俗,这是怎么来的呢?

“温锅”顾名思义就是“使锅发出热量”,指炒菜做饭方面。当一户人家乔迁新址或建新房后,锅、碗、瓢、盆和灶台都是新的,未经“温”过。“温锅”就是第一次做饭,当然要邀请亲戚朋友来...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7 评分

4418 狮子的文化内涵是什么?

狮子历来是高贵庄严的象征,但对于其文化内涵却颇多争议。一种观点认为,狮子是吉祥的动物,可以驱除邪恶。而在《北京形势大略》一书中则认为:“石者实也,狮者思也,言思前人创业后人...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7 评分

4419 今人在收银台上摆设“金蟾”招财宝,古人张贴“刘海戏金蟾”吉祥画,这一风俗从何而来?

金蟾,传统吉祥工艺品,做成蟾蜍之形。其造型各异,一般为坐蹲于金元之上的三足蟾蜍,背负铜钱串,体丰肥硕,满身富贵之态,有“吐宝发财,财源广进”之美好寓意,所以民间有俗语“得金...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7 评分

4420 什么是“黄道吉日”,人们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日子出行或兴作?

旧时民间婚嫁、破土、出行、安葬等仪式都要选取黄道吉日。古人认为,在这些日子举行仪式可以免除灾难,诸事顺利。那么什么是“黄道”,“黄道吉日”具体指的是什么? “黄道”一词是古...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