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寡民”出自《老子》第八十章:“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至治之极,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小国寡民”是老子对自己的社会理想所作的阐述,这种社会生活状态,颇有桃花源式的意境,也是一种只能形诸书面的空想,无论在既往,还是在未来,都是不可能出现的情形。有人批判老子的这种思想表现的是一种后退的意识,而其实这是老子有感于当时社会纷争扰攘的混乱局面所提出的一种以寡欲思想出发的、人民世代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不宜过分地奢求和妄评。
4361 “小国寡民”是一种怎样的哲学思想,为什么说它是一种后退的意识?
“小国寡民”出自《老子》第八十章:“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至治之极,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小国寡民”是老子对自己的社会理想所作的阐述,这种社会生活状态,颇有桃花源式的意境,也是一种只能形诸书面的空想,无论在既往,还是在未来,都是不可能出现的情形。有人批判老子的这种思想表现的是一种后退的意识,而其实这是老子有感于当时社会纷争扰攘的混乱局面所提出的一种以寡欲思想出发的、人民世代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不宜过分地奢求和妄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