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流蛙-发现好工作
北京 2023-11-02 00:00:00 评分

4169 “大夫”、“郎中”都是官职名,人们为什么拿来称呼医生?

中医有很多别称,古代有“岐黄”、“杏林”等称呼,宋代以后人们又用“大夫”、“郎中”称呼医生。“大夫”、“郎中”本义指官名,为何用来称呼医生呢?


“大夫”,中国古代官职名。始于西周。当时朝中官员分卿、大夫、士三级,大夫能够世袭且有自己的封地。秦汉以后,中央要职有御史大夫,级别稍低的有谏议大夫、中大夫、光禄大夫等。唐宋尚有御史大夫及谏议大夫之官,至明清废。


“郎中”最初为皇帝随从的官员。战国时期开始设立,主要担任保卫、建议等职能。隋唐以后,国家实行三省六部制,各部下设司,各司长官即为“郎中”。其职能与战国秦汉有很大区别。据《明史》卷七十二《职官一》载:工部下设“营缮、虞衡、都水、屯田四清吏司,各郎中一人(正五品),员外郎一人(从五品),主事二人(从六品)”。


可见,这两个名称本来指官职,产生时间很早。那什么时候开始用“大夫”和“郎中”称呼医生的呢?医生最初的含义又是什么?医生现泛指一切以行医为业的人,但最初却是指医科的学生,始见于《唐六典》:“医生四十人。”唐朝学堂始开医科,招收学生。


宋朝医事制度和医学教育高度发展,掌管医疗事务的官员不断增多。当时,国家将翰林医官院的医官定为七级二十二种,如:和安大夫、成和大夫、成全大夫、保安大夫等。由此,人们开始把医生称为“大夫”。五代以后,官职逐渐泛滥。人们为了表示对医生职业的尊敬,便称医生为“郎中”、“大夫”。


在使用地域上,存在一定的差别。“大夫”一般在北方地区使用,“郎中”在南方使用得更普遍些。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医生这个职业在古代是地位比较高的,曾有诗云:“不为良相,则为良医。”


赞同·0
再接再厉·0
公考常识5000题
1.0
关注
公务员考试的常识部分,是考公最让人头疼的部分之一。常识分数不高,但是范围极广,涵盖了政治、法律、经济、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的知识,导致复习效率极低。 本模块整理了最可能考到的常识问题,每个问题短小简练,适宜利用碎片时间复习,建立初步的印象,用最高效的方式来准备常识部分。
相关工作感受
热门工作感受
北京 2023-11-02 评分

4167 中药店为什么称“堂”而不称“店”,这个叫法从何而来?

中药店为什么叫“堂”呢?这个称呼究竟是从何而来的? 相传这与“医圣”张仲景有关。张仲景,河南南阳人,生于东汉桓帝元嘉、永兴年间(约公元150~154年),死于建安末年(约公...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2 评分

4168 为什么要把行医说成是“悬壶济世”,古代医生真的在诊所门上“悬壶”吗?

“悬壶济世”常用来比喻从事医生的职业,古代还真有在自己诊所前“悬壶”的。那么为什么行医叫“悬壶济世”,医生为什么有在自己诊所门面“悬壶”,而不是其他的东西呢? 传说历史上有...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2 评分

4170 人们爱用“定心丸”来打消他人顾虑,“定心丸”真是一种药吗?

我们常说“定心丸”一词,比如“给某人吃了个定心丸”,意思是做了某事让对方感到放心和心情愉快,打消顾虑。但“定心丸”的本义是什么,它是一种药物吗? 历史上确有“定心丸”,这种...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2 评分

4171 梁山好汉爱下“蒙汗药”,古代到底有没有这种能把人麻翻的药物?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个个身手不凡,但也经常使用蒙汗药来对付厉害的对手。“智取生辰纲”中,青面兽杨志等人正是被蒙汗药麻翻在地,一觉从日色当午直到二更方醒。那么古代是否真有能把...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2 评分

4172 为什么把走方医生叫“铃医”,他们都是些卖“大力丸”的江湖骗子吗?

“铃医”是中国古代民间走方医生的一种称呼。又叫“走方郎中”、“草泽医”。铃医自古就有,神医扁鹊和华佗都是走乡串户,为乡邻百姓治病。到了宋元时期,铃医开始盛行。 “铃医”名称...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