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详情
北京 2023-11-02 00:00:00 评分

4135 宋代书院鼎盛,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机构,它是如何运作的?

书院是中国历史上一种集藏书、教学与研究功能为一体的独特的教育机构。最初大多由士人或富人自筹经费兴办,教学方式与内容自由灵活,学生以自学为主、导师辅导为辅。其最大特点在于多数时候不以科举考试为目标,而是重教育和学术研究,从而形成了中国历史上与科举教育分庭抗礼的民间学术研究传播场所,对中国封建教育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唐末至五代期间,战乱频仍,官学衰败,许多读书人避居山林,模仿佛教禅林讲经制度创立书院,以弥补学校的不足。这时的书院为私学性质,以培养学生参加科举考试为目标。


到宋代,私人讲学的书院大量产生。陆续出现白鹿洞、岳麓、睢阳(应天府)、嵩阳、石鼓、茅山等书院。其中白鹿洞、岳麓、睢阳(应天府)、嵩阳书院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书院。在南宋孝宗、光宗时期,朱熹等理学家以书院为阵地,宣扬学术,对抗朝廷正统教育。当时的书院最闪光的地方在于使学术首次不依附于政治与科举,凭借自身魅力取得尊崇地位,并一度繁盛。南宋末期,书院为官府所控制,逐渐衰落。


元朝继承了南宋后期的政策,把书院列入全国官办学校系统,书院教育完全没有特色。明代书院又一度活跃,发展到1000多所,出现官私并存的局面。一些私立书院自由讲学,抨击时弊,成为思想舆论阵地和政治活动场所。江苏无锡的东林书院,曾遭到朝廷四次毁禁,然而在严酷的政治压迫下,书院师生宁死不屈,此事成为中国历史上读书人对抗强权的标志性事件。“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首著名的对联便出自东林书院。清朝书院完全为官府控制,失去书院特色,清末全部改为现代大中小学校,书院模式结束。


总体而言,书院起源于唐代,兴盛于宋代,清末消亡。


赞同·0
再接再厉·0
公考常识5000题
1.0
关注
公务员考试的常识部分,是考公最让人头疼的部分之一。常识分数不高,但是范围极广,涵盖了政治、法律、经济、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的知识,导致复习效率极低。 本模块整理了最可能考到的常识问题,每个问题短小简练,适宜利用碎片时间复习,建立初步的印象,用最高效的方式来准备常识部分。
相关工作感受
热门工作感受
北京 2023-11-02 评分

4133 协办大学士是指什么?

清代官名。清朝没有宰相,沿用了明代的内阁制,主要官员为大学士、协办大学士、学士。其中,大学士地位和权力最高,品级为正一品,是清朝最高官员;协办大学士是大学士的副职,雍正时设...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2 评分

4134 国子监是个什么机构,相当于现在的教育部吗,为什么最高负责人称“祭酒”呢?

国子监最早由隋炀帝改“太学”而成,当时主要负责全国的教育行政管理,其职能大致相当于现在的教育部。其后历代均在都城设有“国子监”,其职能也有所变化。 唐代先后在长安、洛阳设立...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2 评分

4136 古代四大书院是指哪四个

四大书院是指后人总结出的北宋时期最富盛名的四座书院,即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河南登封嵩阳书院、河南商丘应天书院。 四座书院均源远流长,瀚墨流香,人才辈出。宋...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2 评分

4137 人们称正派的人为“正经”人,但古代却实指正“经”,它具体包括哪些经书?

生活中,“正经”与否就代表了一个人道德水准的高下。那么,“正经”具体何指呢?“正经”一说最早出现在唐代。唐代,政府规定除音乐、算学等专门性学校外,其他学校都以儒家经典为基本...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
北京 2023-11-02 评分

4138 很少听说私塾先生教数学,古代是不是根本就不开这门课,也没有这方面的教材?

数学作为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基础学科,无论天文、水利、建筑,乃至商业、日常生活,都须臾离不开。如果没有相应的数学教育,中国不可能长时间在世界上保持文明的领先地位。事实上,中国... 全文
公考常识5000题
赞同·0
再接再厉·0